欧洲大哲学家卢梭说,最好的旅行方式是漫步。200多年后,这句话在中国开始收获越来越多的拥趸。
在中国旅游研究院重点监测的326家5A级旅游景区中,刚过去的中秋国庆长假,南京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钟山风景区游客接待量分别位列全国第二和第三。据南京市文旅局消息,八天假期南京累计接待游客量达1618.2万人次。
当如潮人流涌进城市主要景点时,也有一大批游客放弃了特种兵式旅游,不再像驿夫一样追赶路程,要么选择亲近自然去往人迹稀罕处;要么走走看看,随心所欲享受充分的自由,每一步每一处都是游。
心灵自由而丰富,古都现代又多元。深读城市,“野生”景点勃发,南京受追捧还只是开始。
浦口张圩葵花朵朵园。 王丽华 摄
现代人向往“自然之子”
中秋国庆假期第二天,扬州市民蒋梦婷出发前往100公里外的南京和朋友相聚。与以往不同,这次她的交通工具,是一辆4000元的公路自行车。
今年上半年以来,城市“骑行热”在社交平台上兴起,选择“跟风”的蒋梦婷辗转多家自行车门店,发现许多款式的现车“一车难求”。等了一个月,她如愿拿到那辆淡蓝色的公路自行车。结识的骑友中,许多人动辄花费上万元买车。“没有人在乎彼此的车有多贵,大家在一起风驰电掣,主打的就是出汗和交朋友。”首次跨市骑行,她选择了近邻南京。
她对南京并不陌生,这次选择和朋友避开人流,一头扎进从没去过的城市深处——到南京的第二天,她骑上车直奔浦口老山。象山湖公园、不老村、佛手湖公园……绵延的老山中藏着许多景点。她在山间公路上一路驰骋,混杂着林木和泥土芬芳的风从耳朵旁呼啸而过。“老山的空气很新鲜很舒服啊!我一停下来就会深吸一口气。”
沿途经过的湖泊、村落,时常给她惊喜。“村子里能喝到咖啡,湖边竟然有很好看的建筑,这里的乡村跟我想象的不一样。”这个假期,老山迎来旅游热,出山的路上往往大堵车,她在车流中闪转腾挪,较为顺利地结束了老山之旅。她觉得,虽然都是挤在人群中,这里的体验要比市中心好得多。
住在朋友家的三个晚上,她慕名去了号称南京“骑行圣地”的江心洲。上岛的一刻她瞠目结舌:夜晚的环岛公路一侧停满了汽车,许多人正把自行车从汽车上卸下,有人“全副武装”,有人连头盔手套都不戴,有人甚至骑着刚扫来的共享单车。“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是分开的,而且路面专门铺装过,这里是骑行者的天堂。”环岛一圈20公里,她一路看着江对岸的万家灯火,耳边只有链条加速时的声音,那一次,她和几位当地骑友互加了微信。
在南京的市中心骑行,蒋梦婷不得不放慢速度,时刻注意路况。但她发现了闹市的“好处”:“这个季节的南京,满城桂花香,甜味让人醉。”她告诉记者,在南京骑车很有安全感,车子放在路边完全不用担心被骑走。她发现南京的很多商店是骑行友好门店,可以把车子靠在门口甚至带到店里。她坐在车前拍下一张小红书同款照片,圆满结束了南京之旅。“都说南京适合City Walk,我觉得也蛮适合Ride,以后找个周末我还来。”
在双轮上感受城市山水的,还有一大批摩托车骑行者。网名“金陵老道”的潘先生近年恋上摩托车出行,他盯上了南京大小水面。“水库一般是在山里,空气清新,景致好,南京是丘陵地貌,水库多。带上折叠椅、吊床,看上哪,就在哪歇脚,闭上眼凭风吹,这可太舒服啦!”朝而往,暮而归,沿途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对“金陵老道”来说,岁月不居,但人心相通,片刻间似乎能体会到古人的心境。
骑行,跑步,徒步,露营,从水泥森林短暂抽身而出,回到自然的怀抱,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休闲。
传播“惊喜”成就“野生”去处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换个角度表述,世上本没有景点,被人看上了,就成了野生景点,走的人多了,便成了常规去处。
距离春椿杂货铺计划开业时间还有十天,而店主罗春春却因为刚过去的这个长假,被迫提前营业。在南京江宁东山街道的古村落佘村,假期日均近万人次的客流量,带火了村里每个角落。罗春春的店就在村里一个偏僻的角落,“本以为会无人问津,没想到吸引了不少人,很意外。”
罗春春原本是佘村小山咖啡的兼职店员,这家咖啡店是村里的人气顶流。山间的老式农房经过改造,摇身成为风格独具的“出片”景点。合伙人都没想到这家咖啡小店的人气能如此之旺。
罗春春则一眼看中了另一间民房,开了自己的小店。一间偏僻幽静的民房,门前一棵茂密高耸的老树,这棵老树也以“木”字与“春”相融,成为春椿杂货铺的形象代言人,这里卖着她手作的布包、木雕、咖啡。
“村里的14家土菜馆,超过10家是外来人开起来的。”佘村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朱蓉说,从“野生的乡村”进阶为“野生的景点”,佘村与商业体、游客互相成就。
有山有水有人烟,古树古井古烧窑,过去的佘村还只是一些驴友“心中的远方”。佘村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敏介绍,2016年,佘村启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定位于“金陵古风第一村”,全村面貌提档升级,村内明清古建筑群一一修缮。
这还没完,野生景点如雨后春笋。佘村西北方,青龙山和黄龙山交界处,一片狭长的山坳,是驴友们津津乐道的徒步路线。两侧峭壁如刀劈斧凿,夹护一片幽静的矿坑湖,水面狭长曲折,驴友们戏称其为“南京小三峡”。这里,曾是上世纪开山采矿留下的痕迹,却意外成就了另一番风景。
步行穿过一段忽高忽低、方向难辨的野道,再翻过几个小山头,越过一片泥草地,透过前方的山口,便满眼都是惊喜。“走进十里长山凹的一瞬,我还以为是在西部高原地带,独特的‘峡谷+盆地+水景’一扫之前寻径攀登的辛苦。”网友@抚河明月说。
这里没有三峡的激流回荡,但却有独特的气质。驴友的脚步在此踏出了一条路,山野水坑也成为一道风景,吸引更多人开启探秘之旅。网友@山野英雄认为,这条尚未开发的山间小路有更多野趣,人少景美,就是身边的“诗与远方”。
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徒步爱好者分享起自己发掘的线路:第一条深度环线,途经佘村—十里长山凹—小三峡—石头村,全程约14公里;第二条休闲环线,途经佘村—十里长山凹—小三峡—佘村,全程约7公里。不经意间,十里长山凹成了南京各类自然风光景点打卡榜的常客。
依然没完。“南京小三峡”隔壁就是“南京小川藏线”。
“南京小川藏线”位于青龙山腹地,道路两旁林木葱郁,五彩斑斓。从佘村往北沿着板汤线向龙尚村行驶,一段超过8公里的公路吸粉无数。其中一段近3公里的盘山公路,足足有38个连续弯道,整条路的高低落差最大达到七八十米,颇有川藏线的味道。
过去,这里还只是一条宽4米左右的水泥路,2018年经提档升级成了7米宽的双向两车道沥青路。原先的道路狭窄,路面坡度起伏较大,不便驾车行驶,且道路两侧没有相关防护设施,极易发生意外事故。
如今,不仅路面加宽且实施了黑色化升级,部分起伏较大的路段也进行了降坡处理,全线临崖路段全部加装防护栏,更好保护群众的安全出行。一项便民利民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其独特的山野风光,已然成为骑行、自驾爱好者寻觅的聚集地。
网友用脚投票的“野生景点”频频露头,渐成旅游新宠。乡村风貌、历史文脉,甚至老旧小区,都能成为漫步者追寻的主题。游玩变成智玩、赏玩。再经短视频的助推,继而登上小众群体的旅游清单。
在@Mr.Qa的南京旅游打卡目的地推荐里,石臼湖南端下到桥底,不同湖水水位呈现不同景致,桥墩的纵深感令人震撼;浦口丰登街和竞秀路交叉口,路边停放着一架“退役”的真飞机,可以近距离接触……
众多火爆网络的城市新去处,之所以击中人心,正是因为可以窥见一座城市不同角度的美。
查找攻略、筛选景点、确定路线……中秋国庆假期还未开始,家住南京夫子庙的邢女士已开始为节日出游做着准备。因为怀有身孕,此次邢女士将目光放在南京一批小众去处。
10月5日上午,在导航指引下,邢女士和丈夫从市区自驾出发,用时半小时到达位于南京汤山的紫清湖野生动物世界。观看大熊猫、欣赏马戏表演、乘坐代步小火车……一圈玩下来,小两口找了块清净的草坪,铺上地毯,搭好帐篷,一边品尝自带的水果,一边与周围美景合影。
南京市民来到汤泉老山脚下,支起帐篷、快乐骑行。 本报记者 吴俊 摄
休憩时刻,邢女士掏出手机,打开小红书,分享游玩体会。从门票购买到玩赏线路,从互动体验到要点提示,洋洋洒洒的三四百字里透露着邢女士对这里的好感。
在明城墙下长大的邢女士对南京各个景点可谓如数家珍。她说,每当假期来临,这些印在教科书上的景点,游客都会“井喷”,她和爱人会选择在平常错峰前往明孝陵、美龄宫、音乐台等地游玩,而假期他们就去探索人流尚且稀少的地方。
“City Walk”从“人从众”走到“众从人”
“我旅游一定要做两件事,一个是去当地的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另一件就是‘City Walk’体验人文风情。”9月29日,记者在南京市鼓楼区陶谷新村遇到了一位来自安徽省淮北市的游客陈美如,正在中古店前“打卡”拍照。
“我是在短视频平台里收藏的陶谷新村‘City Walk’路线,不设目的、不赶时间、不去跟人挤,沿着路随心而走,所到之处都是风景。”陈美如说,平常工作忙碌,放假了就想出去旅游放松,但是法定节假日的景区人满为患,这样的旅行体验感并不好,自从“City Walk”兴起,她就爱上了这样的旅行方式。
相比“人从众”的人潮涌动,“City Walk”展现的是“众从人”,更加注重在旅途中拓展自身的精神世界,用眼睛记录城市风景,用脚步测量城市温度。
“南京宝藏打卡地”“这竟然是南京!美哭了!”“南京City Walk之超好拍超好吃的小众路线”……社交平台上,关于南京“City Walk”的路线琳琅满目,且每条都看得出用心推荐。附上路线的同时,网友常会匹配触动人心的文案,“远处是群山,近处是人间烟火,这里没有车水马龙,只有安安静静任时光流淌。”用个体的心情和才情去解锁一座城市生动的容颜,这种方式特别有吸引力。
与高强度、高速度的“特种兵式旅游”相比,“City Walk”体现的是“慢”,这种新式旅游展现的是对慢下来的、尊重自我的新生活方式的向往。
你为什么会来南京旅游?“因为南京历史悠久”“南京是一座浪漫的城市”“因为对南京有执念”……“我是带我妈妈来到南京‘City Walk’,让她感受现在年轻人的旅游方式。”9月30日,在南京市鼓楼区的“3号咖啡馆”,来自北京的刘颖带着母亲喝着咖啡小憩片刻。
“在高中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当时并没有多深的感受,后来爸妈送我去上大学时,我在天桥上看着父母远去的身影,我才体会到《背影》的意义,所以一直想去浦口火车站看看,感受文人笔下真实存在的景象。”刘颖说,现在很多人愿意去因为某个小说、某部电视剧、某个电影场景而纳入旅行地点的选择,走走停停,带着书或者相关物料拍照,也算是“City Walk”的一部分。
新青年推崇,步行只是活着,漫步才是生活。一杯咖啡、一家老饭馆、一次海边吹风,都是旅途中偶遇的风景,这些日常化的城市漫步,能够帮助人们再次发现“消失的附近”,重新认识并爱上一座城市。
明城墙的门洞里有小鸟避雨,啾啾鸣叫清脆动人;路过南秀村的小巷,小吃店飘来热腾腾的香气;高大的法国梧桐给石阶投下一片阴影,绿草青苔悄悄生根发芽……一路走走停停,胡嘉宁和朋友发现了一个接一个惊喜,心和胃,还有手机相册,都装得满满的。
这个快大学毕业的北方女孩已经去过全国十几个城市,国庆假期快结束时,她错峰出行,来到南京。在小红书上做了充足的攻略,她将10月7日的行程定为自由漫步——在酒店附近的小吃摊喝一碗鸭血粉丝汤、斩个鸭子,再从广州路走到上海路,从印在南京名片上的紫峰大厦走到老城区的陶谷新村,一公里左右的距离,两个姑娘走走停停,用了一个多小时。
“往左一点!对对对,站在国旗下!”在鼓楼区金银街的墙体彩绘旁,两个姑娘轮流给彼此拍照,偶有金发碧眼的“老外”路过,几米开外的社区活动中心,几个老人正围坐打纸牌,行色匆匆的外卖小哥停下电动车,不闯入女孩们的镜头。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对南京的印象,那就是‘充满生活气息’。”胡嘉宁说。这种印象不是在人挤人的景点中形成的,“曾经去过一些景点,商业气息太浓了,里面的小吃和游玩项目,好像全国各地都一样……我们旅行的时间一般只有三四天,随便走走反而能了解一个城市真实的样子。”对于时间和经济都不宽裕的大学生来说,自发探索并分享一些City Walk线路成为他们旅行中必备的环节。
当代年轻人的旅行,更像是一场没有定数的探索。夜幕初垂,玄武湖洒满灯光的小路,就算下雨也得逛!再去鸡鸣寺吃个素斋,去汉中门买一捧花,“昨天好多小姑娘拖着行李箱来买花带走。”汉中门花卉市场的商户说。
这个鲜花批发市场意外“出圈”。“宝藏花市!”“用批发价把南京的春天带回家”,不少外地人来南京City Walk的其中一站就是汉中门鲜花批发市场,外地女孩居然不约而同来这里买花。“好多小姑娘拖着行李箱来买花、拍照。国庆这几天,市场里挤得走都走不动。”汉中门鲜花批发市场的商户说。
桂花盛开,有闻香路线;秋意再浓,栖霞山的枫叶也红了;如果下雪,朝天宫的红墙青瓦胜似故宫……城市随时节呈现不一样的美景,不需要宣传与规划,想要发现的人自然会找到它。
享受当下,品读城市,游客去处不需要被规划,无数“野生”在等待被发现。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