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要闻 > 正文
为每名患者建立专属微信群,南通创新癌症防治医防融合全程管理模式

  交汇点讯 “幸好发现得早,干预及时,救了我父亲一命!”10月11日,办理完出院手续后,周泽明的女儿感激地握住主治医生的手。今年9月,家住南通市通州区复成圩村的周泽明在卫生院进行的防癌体检中,发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结果异常,上转至市肿瘤医院确诊前列腺肿瘤,于10月2日住院并接受了手术治疗。

  “在筛查过程当中,我们发现部分高危人群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避免了生肿瘤;有的早期肿瘤则通过筛查项目被及时发现,最终实现治愈的目的;对于一些中期或者晚期的肿瘤,在及时发现后采取多学科的规范化诊疗,延长这部分病人的寿命。”南通市肿瘤医院副院长王小林介绍,为了提升南通地区肿瘤早诊早治率,由南通市肿瘤医院推进的国家癌症中心的筛查项目,累计完成高危因素流调近10万人,筛查3.9万余人,由医院负责的癌症高风险人群免费筛查连续两年被列入南通为民办实事项目。

  为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专科医院规范诊疗行为的同时,也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助力下实施癌症防治中的“防、筛、康”等部分关键环节。

  “患者您好,10月12日该复查血常规了,方便的话请抽出时间过来复查,如有任何问题可电话联系。”10月11日下午,通州区五接镇中心卫生院护理部主任杨美娟在名为“王美云康复群”的微信群内发送了这条消息,杨美娟告诉记者,为了全流程24小时地服务病人,每一位患者都有专属的微信群,除了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群成员还包括南通市肿瘤医院的主治医生和护士、五接镇卫生院的院长、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师、护理医师。

  记者在五接镇中心卫生院了解到,像王美云这样的肿瘤病人,医院共有十几位。今年5月起,该院成立了近20人的肿瘤治疗医生团队,为患者开展集健康教育、社区筛查、临床诊断、随访管理、康复指导等一体的全程管理服务。

  “过去我们的患者常常在治疗以后,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不知道该到哪去,与专科医院距离太远、不方便,到当地医院又不知道该找谁,也并不信任当地医院的基层医生能够协助他完成整个康复进程。”王小林告诉记者,通过建立这些“康复群”,使得肿瘤医院与基层医院达成“无缝衔接”,免除了患者来回奔波和重复做检查。

  记者根据近日发布的《南通市癌症防治医防融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了解到,南通市将加快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完善肿瘤登记信息管理,到2023年底完成与医院HIS系统衔接自动生成肿瘤登记报告信息。到2024年底,南通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全面建设防癌工作基地。到2025年基层医护人员技能培训覆盖率达95%以上,在癌症防治全周期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医防融合是未来卫生健康事业的必由之路,创新医防融合举措,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南通市卫健委副主任、市疾控局局长吴徐明说,南通将继续推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深入融合,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辐射带动,探索建立具有南通特色的癌症防治医防融合全程管理模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钱嘉怡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