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南京博物院即将迎来90岁生日,两大重磅大展即将拉开帷幕

11月6日,南京博物院即将迎来建院九十周年庆祝活动。记者从南京博物院了解到,经过精心策划,南博院庆期间将推出“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九十年春华秋实——南京博物院的珍藏”两大重磅展览。

南京博物院老大殿。 视觉中国 供图

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从“玉器”到“玉文化”再到“玉文明”,“玉”早已深深植入中国人的生活、认知和信仰,融入中华儿女和中华文明的精神血脉。

南博联合了国内40多家考古、文博单位,打造“九十年与一万年的对话:玉润中华”展览,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出土、传世馆藏顶级玉器艺术品约600余件(组),奉上一场极致的玉器盛宴,讲述中国近万年绵延不绝的玉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呈现博大精深玉文化所滋养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揭示中华玉文化所蕴含的中华文明的突出特质。

据介绍,这一展览将通过实体文物,展示近万年赓续不断、多元融合的中华玉器发展历程和时代特征;全时空、全地域、多视角展示从玉到玉器直至中华玉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玉对中华文明的重大作用和影响;以多种类文物辅助,多媒体等手段展示,呈现中国玉器的晶莹温润、工艺的创意巧思,以及中华民族比德于玉的品格内涵、温良坚韧的精神追求。

玉龙 红山文化 故宫博物院 藏
玉人 凌家滩文化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神人兽面纹琮 良渚文化 南京博物院藏

记者了解到,来自黑龙江小南山文化的玉玦,来自安徽凌家滩文化的玉鹰、玉人,来自辽宁红山文化的玉猪龙、玉龙、玉凤,来自浙江杭州余杭反山墓地的良渚文化玉璜,来自兴化蒋庄遗址的良渚文化刻符璧、刻符琮,来自湖南肖家屋脊文化的玉神面,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的云龙玉饰、汉元帝渭陵建筑遗址出土的玉神瑞等国宝级文物将在展览上亮相,为观众展开一段中华玉文明的万年史诗般的旅程。

九十年风雨兼程,九十年灿若繁花,九十年奋进之路,南博的辉煌历史折射了时代浪潮下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历程。

“九十年春华秋实——南京博物院的珍藏”展以南博90年院史为线,以40余万件文物收藏史为纲,精心选取90组(约200余件)珍贵文物展出。展览分为“筚路蓝缕——一座规模宏大现代化之博物馆的宏伟蓝图”“薪火相传——一座东南地区物质文化史博物馆的远景规划”“继往开来——一座中国历史艺术综合性博物馆的久久为功”三个部分,回顾了南博九十周年发展历程,同时从科学研究、考古发现、文物征集等不同角度,展示南博馆藏文物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观众在欣赏这些珍贵文物的同时,也铭记那些为保护中华民族文化遗产而付出辛勤努力的英雄们。

“国立中央博物院建筑”示意图

据悉,“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九十年春华秋实——南京博物院的珍藏”展均在南博特展馆举办,将于11月7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

责编:王慧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