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共绘秋收好“丰”景 新品种助力优质稻米产业发展

眼下,江苏秋收正在争分夺秒地进行中。今年,由我省各地高校、科研院所自主研发的粮食新品种收获满满。现在,江苏优质米已经占到市场总量的60%以上。

来自宿迁的“超级稻”高产优质助农增收

在宿迁市慧心雨桐家庭农场,负责人许芳告诉记者,农场采用休耕轮作,一季绿肥,一季水稻,“泗稻301”品种由宿迁市农科院研发,闻起来有清香、看起来有光泽、尝起来有嚼劲,适合大部分老百姓的口味。

“我们发展理念就是种精品稻、产安全米、走品牌路,好的水稻品种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许芳说。

“泗稻301”是宿迁农科所选育的一种优良食味迟熟中粳稻新品种,株高大约在1米左右,具有分蘖性强、长势健壮挺拔、根系发达和抗倒性强等特点。

宿迁市农科院助理研究员陈春向记者介绍,“泗稻301”作为宿迁市第一个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级稻品种,不仅让农户在种植上省心省力,其优秀的品质也能够帮助农户进一步打造大米品牌,据悉,该品种还获得“江苏好大米”十大品牌的荣誉。

好稻种创出新纪录 盐碱地上的“种粮经”

近日,盐城顺泰农场耐盐碱水稻测产试验田传来喜讯。来自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的专家组,对在农场培育的两个耐盐碱水稻新品种进行现场测产,最终测得“南粳盐1号”理论亩产561.1公斤,“盐稻21号”理论亩产531.5公斤,创下该品种在滨海盐碱地小面积试验田测产验收新高。

“此次接受测产的两个水稻新品种非常具有代表性。‘南粳盐1号’由北方优质耐盐水稻品种与江苏高产水稻品种杂交育成,表现出耐盐性强、抗病性好等优良性状。‘盐稻21号’更是本地‘盐稻系列’的最新版,在食用口感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顺泰农场负责人介绍,目前两个品种均已通过国家审定,大面积推广后有望成为建设滨海盐碱地生态粮仓的新星,为加强我国盐碱地综合利用贡献优质种质资源。

牢牢把握农业“芯片”良种繁育为大米产业保驾护航

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离不开优良品种的繁育。在徐州邳州市稻麦原种场看到,水稻良种实验田依次排列,一片生机勃勃,蕴含着希望。

邳州市稻麦原种场业务负责人庄焕信说:“我们建立起种子生产模式,主要繁育基础种源。目前试验田共有8亩地3组实验,分别试种中熟中粳淮北系列15个品种;联合体实验14个品种;江苏省种子品种管理站生产实验5个品种。”

据悉,邳州市稻麦原种场主要承担邳州市农业农村局水稻品种安全应用测试,通过对种子不断提纯复壮,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选优汰劣。目前在田的水稻品种都属于审定品种,为大田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该基地的育种产量基本可以满足邳州当地水稻种植需求。

“我们通过持续提纯复壮,旨在不断提高种子的纯度,让种子更加优质,为农民提供放心的种子。”庄焕信表示。

(江苏新闻广播/孙昕 盐城台 宿迁台 徐州台 编辑/高若婷)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