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明实践 > 正文
连云港“先医后付”疏通医疗堵点

到医院就医,不少人都有类似经历:就诊、检查、取药得反复排队缴费,如果碰上就医高峰时段,看一次病需要大半天乃至更长时间。如何既精准满足市民就医需求,又有效控制人员聚集、避免交叉感染,成为政府管理部门和公立医疗机构面临的一道民生课题。

目前,连云港市直属6家医疗机构全面实行“先医后付”医疗服务模式,患者在挂号时签约“先医后付”,完成检查、化验和取药整个诊疗活动后,可合并一次性支付费用。实施一年多以来,该市“先医后付”项目签约达166万人次,获评2023年度全国信用承诺优秀案例。

近年来,围绕“健康连云港”建设,连云港市卫健系统着力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实施‘先医后付’模式,既是改善群众医疗服务体验的具体举措,也是助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连云港市卫健委主任陈志说。

诚信支付,群众就医“少跑腿”

10月26日上午,市民周涛带着孩子到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就诊,“孩子一有个头疼脑热,家长特别着急,来医院就希望能不排队。”因为之前签约了“先医后付”服务,挂号、看诊、抽血、拍片、复诊、开药、治疗,整个诊疗过程中周涛不再需要来回奔跑缴费,而是打开手机一次性支付了诊疗费,“‘先医后付’服务很便捷,我一人带娃看病,省时省力。”

2022年2月16日,《连云港市改善群众医疗服务体验十项行动计划(2022—2024年)》发布,其中第二项行动就是聚焦诚信就医,实施“先诊疗后付费”。计划发布8天后,连云港市卫健委印发《连云港市医疗机构门急诊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方案(试行)》。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作为首个“先医后付”试点医院,在经过信息系统改造、就诊流程再造等一系列准备措施后,于当年5月20日开始在儿科门诊和急诊科进行试点。

“我们医院的服务对象以妇女和儿童居多,就诊者或陪诊者大多比较年轻,对新事物接受程度高,‘先医后付’推广效果不错。现在除了门急诊,医院‘先医后付’全覆盖,住院患者签约‘先医后付’后无需缴纳押金就能直接办理住院,出院后一次性结清费用。”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院长赵成说,目前该院签约“先医后付”超38万人次,实现了“三降两提升”,即患者诊疗排队次数平均每人减少2次,平均排队缴费时间减少5分钟,诊疗平均等待时间减少5分钟,门诊患者满意度及预约诊疗率双提升。

连云港市卫健委推出诚信就医告知书,市民在预约挂号时即可进行“先医后付”签约。一次挂号,即可完成问诊、检查、化验、取药等全流程操作,无需现场缴费。产生诊疗费用后,信息系统立即通过短信推送费用信息,提醒就诊群众3天内通过手机、自助机或收费窗口支付费用。

“‘先医后付’项目完全基于信用,没有与任何第三方合作,是一种‘诚信支付’,针对的就是医疗服务中存在的‘三长一短’现象,即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取药时间长、就诊时间短。”连云港市卫健委医政处副研究员王国强说,“这也是继门诊自助缴费、扫码支付、刷脸支付、手机移动支付之后又一智慧医疗方式,有助于深化医患互信关系、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智慧赋能,持续优化患者“体验感”

百姓少跑腿,信息就得“多跑路”。“‘先医后付’项目以医疗服务为先,将收费环节后置,颠覆了医疗机构原有收费流程。各医院积极升级改造挂号系统、门急诊信息系统,将付费操作改为记账操作,实现服务流程再造。”连云港市卫健委医政处处长张晨说。

信息系统改造,是推动“先医后付”的重点和难点。以简化流程为目的,连云港市直属6家医疗机构对原有HIS系统诊疗流程均进行优化再造,在自助机、微信公众号等“入口”增设自助信用承诺、诚信就医签约功能。同时,以“先医后付”项目为抓手,医院通过对欠费群众进行电话催缴,了解就诊群众的体验反馈,不断优化升级院内信息系统和服务流程,通过短信提醒、指引单告知、导医引导、志愿者服务等措施,切实优化门急诊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感。

“作为连云港首家推出‘先医后付’的综合医院,我们前期在程序调试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先后改造多个系统和小程序,创新开发院内信息化系统,同时兼容‘先医后付’和‘非先医后付’两种渠道,实现了指引单打印、门诊收费项目确认等功能,由‘预付费’变为‘后付费’。”连云港市东方医院院长马建新说,“先医后付”实际上也反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向纵深推进。

今年,连云港市卫健委搭建市级“先医后付”信息管理平台,建立与连云港市信用体系管理系统、市直属6家医疗机构就医平台的连接通道,实现承诺、就医、付费、履约、监管全流程闭环式服务模式,让患者在院时间充分用于就诊,降低了过去因长时间排队缴费产生的焦虑感。

目前,“先医后付”项目已在连云港市直属6家医疗机构全面启动,实现“承诺签署、就诊预告知、诊疗行为提醒、导诊功能”信息互认,“信用承诺+诚信就医”模式应用在全市初具规模。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全市门急诊累计使用“先医后付”模式124.51万人次,累计签约金额达4.63亿元;门诊就医平均等待时间缩短5分钟,门诊满意度由95%提升至99%。

以点带面 让更多人享有健康福利

“先医后付”以群众“诚信就医”为基础,实现流程再造,提高了就医效率,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增进医患互信。

“项目推行之初,许多医院担心欠费量会不会很庞大。”张晨说,“‘先医后付’项目是改进医疗服务的一项突破,诚信就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医患双方‘双向奔赴’。”

“先医后付”开展以来,连云港市卫健委在该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内建立先医后付统计系统,系统内不仅能看到“先医后付”的使用人数和签约率等,也能看到各家医院报送的“先医后付”欠费人员信息。“随着制度持续完善,欠费人员数及欠费金额占比下降,打消了医院之前的顾虑。各医疗机构也将欠费人员作为满意度调查的主要对象,通过了解欠费原因,持续完善医院服务和管理。我们对于欠费患者采取一定的信用管理措施,持续完善‘信用承诺+诚信就医’服务模式。”张晨说。

连云港市直6家医疗机构建立了规范的短信提示、电话提醒机制,在规定时间内将未缴费通知发送到患者手机上,部分医院会在欠费时间超过7天后致电相关患者,询问欠费原因。在电话跟踪服务过程中,针对群众就诊体验反馈,进一步优化门急诊服务,实现闭环管理。

为推动“先医后付”项目长期可持续发展,连云港市卫健委与市发改委强化沟通协作,共同积极探索失信人员管理措施。连云港市卫健委制定《连云港市“医后付”服务信用管理办法(试行)》,针对少量费用无法追缴可能给医院造成额外负担的实际情况,积极对接市财政局,研究出台更加务实、高效的措施和方案。“‘先医后付’对医疗、医保乃至未来医疗模式的改革都有一种撬动作用。目前,我们正联合市医保局加快推进完善医保移动支付功能,积极推动实现医保用户在预约挂号的同时能线上签约‘先医后付’,就医流程结束后进行线上医保结算。”张晨介绍。

作为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举措,“先医后付”改革有望切中民生痛点,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完善全方位就医服务体系。未来,连云港将持续优化“先医后付”模式,让更多人拥有暖心、安心、舒心的就医体验,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