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晚,在南京河西CBD工作的职场人小何,步履匆匆进入地铁站时,习惯性掏出手机打开支付宝,找出地铁电子卡,扫码、进站、到站、扫码、出站。
“小何”们如呼吸般习以为常的操作,恰恰是支付宝APP的发展史。10月31日,支付宝发布民生服务15周年报告。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有超过一半的中国家庭通过手机完成办事缴费。其中,有2000多万用户的水电煤缴费账户里绑定了长辈的账户;手机挂号服务上线以来,平均给每个人累计减少180次排队;8000多种公共服务都搬到了线上,全国31个省份的一网通办小程序都在支付宝上线;1300个城市(含县级市)乘车都能支付宝“滴一下”,投币换零钱成为历史……
从缴纳电费等生活琐事,到办理结婚证、出生证等人生大事,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一个APP成长的亲历者、见证者。

回顾历史,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交电费,生活琐事之一。2008年10月28日,支付宝正式推出一站式公共事业缴费服务,率先在上海投入使用。当年支付宝生活缴费项目组樊凯还记得去各地上门谈合作的第一幕,“带着名片,还有介绍支付宝是一家什么的公司宣传册,大家知道淘宝,但很少人知道我们。”来自机构的质疑如出一辙。支付宝上的钱存在哪里?资金安全怎么保证?民营企业万一倒闭了,钱怎么办?水电煤等机构婉拒了与支付宝的直接合作,大银行也没有太多跟支付宝合作的意愿。
而这一笔电费缴纳业务,打开了支付宝在民生领域的服务入口。到2021年,支付宝上水、电、煤、燃气等生活缴费实现了全国覆盖,缴费时间从以前平均1小时缩短至1分钟。目前,中国有一半的家庭通过支付宝完成日常生活缴费,每次线上缴费能节约一小时计,15年来,很多家庭省出了一个“黄金周”(7.5天)。
就医,人生大事。2014年,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第一次能在支付宝上远程办理挂号、缴费;2016年,支付宝首创、全国第一家医院医保线上支付在深圳落地。至今,全国300多个城市、超3500家医院在支付宝上提供一站式数字医疗服务,这些就医流程的优化,每次可帮患者避免3~4次排队,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人均年就诊次数6次计算,这些年来,平均给每个人累计减少180次排队……
破冰,意味着理念的更新,更意味着生态的重塑。从一个APP,到一个平台,从生活琐事到人生大事,支付宝不断在拓展、破冰中发展。

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也带动各地加速、全方位触“网”,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方便群众少跑腿。江苏成为第一个链接全省政务服务小程序的省份、在全国首创了“电子结婚证”、发布首个官方就业小程序“苏心聘”、在南京首次打通公交全线扫码、地铁刷码通行等。
2018年6月25日,在支付宝上线的“江苏政务服务”小程序,它是全国第一个政务类的小程序。公积金提取、社保查询、中高考成绩查询、生活缴费等百余种办事服务均可一键办理,对推动全国数字政务升级都起到了带头作用。2022年12月,江苏政务服务小程序改版,上线“苏服办”支付宝小程序,提供覆盖公积金、社保、税务、公安等超3000个服务。

2018年9月28日,江苏省政府正式宣布,在和支付宝合作“江苏政务”小程序2.0版本里,上线了电子结婚证,为全国首创。凡在江苏已经登记结婚的夫妻,只要打开支付宝搜索“江苏政务”,在“我的卡包”一栏里,找到“江苏省民政厅结婚证”,实名认证即可领取到和实体证相对应的电子结婚证了。目前,用户在支付宝搜索“苏服办”,可在小程序首页找到“亮证”申领电子结婚证。在此基础上,小程序中还上线了“电子出生证”,让用户拥有多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电子证件。
随着扫码技术、政策的日趋成熟,扫码乘车已经成为一种日常。截至2020年8月,除仪征和太仓外,江苏省内所有公交线路均可通过支付宝二维码乘车,其中2017年1月,南京河西有轨电车一号线首次上线支付宝扫码乘车服务,成为全省第一个可以刷支付宝乘坐的公交车。目前,扫码乘车覆盖全市所有公交线路、有轨电车和轮渡;2018年,南京地铁通过支付宝扫码乘车全线普及。
过去15年间,足不出户在手机上就能完成的事,从水电煤缴费拓展到交管、公积金等查询、缴纳与提取;出门办事能预约少排队的事,从看病就医拓展到了上千种民生政务。过去出门要带各种卡,现在电子身份证、电子社保卡、电子医保卡、乘车码,只需一部手机;过去办事要去线下大厅,现在各地政府机构主动把服务大厅开在了手机里。办事前先在手机上查能不能在线办,已经成为了大部分中国人的一种习惯。
当初一切不可想象,最终都化为平常。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赵伟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