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11月1日,由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自制的“一台小戏”——“青亲潮间带”经过半个月的打磨,终于和老百姓见面了,并在潮间带艺术村乡村大舞台惊艳亮相。“青亲潮间带”是一台汇集了黄尖党员干部及群众集体智慧的音乐剧,全部由黄尖本土群众担任主演、群演,整台剧目以穿越的形式讲述了历代黄尖人在这片潮间带上的生态保护故事,既富仙气、又接地气!

“青亲潮间带”的主线故事讲述了名校优生杨明和李玥玥在黄尖的心路历程:从一开始的耐不住寂寞想离开黄尖,到兴农村舞蹈队的高队长带他们了解黄尖的“五种品质”,让两个年轻人深深爱上黄尖,再到他误掉沼泽,在昏迷之中接受生态卫士徐秀娟上的一堂“生态课”。难忘的历程,是两个年轻人的初心之旅、成长之旅,最终他们决定留在黄尖、融入黄尖、回馈黄尖。
穿插在剧中的《卖鱼曲》由两名将近60岁的老人完成,据悉《卖鱼曲》是两位文艺爱好者原创曲目,歌颂了黄尖渔业的繁荣及渔民的精神风貌,用盐城方言一唱,滋味尽在不言中:“人逢盛世精神佳,承包鱼塘养鱼虾,赚钱哪顾汗水洒,乘上东风把家发……卖鱼啰,新鲜鱼儿品种佳,自家鱼塘养的鱼,绿色食品人人夸,海里生,湖里长,黄海湿地大氧吧,不加人工添加剂,没得基因来打岔……”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美妙的歌声传来,一群身着丹顶鹤舞蹈服的黄尖广场舞者飘进舞台,由黄尖本土“祥林剧场”创始人女儿带来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将观众的记忆拉回那个艰苦繁育丹顶鹤的年代,再听一百遍,人们还是会为这首歌讲述的那个真实的故事所感动。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参与的舞者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为了这台剧,她们不舍昼夜舞不停,像徐秀娟为鹤奉献一样,黄尖历代儿女也为这片深爱的土地不遗余力。
“兴农学堂党建示范点小故事”以快板的形式老百姓普及了该镇如何在党建引领下,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快车道,文旅发展走上新翅膀、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故事。据悉,今年以来该镇紧扣“首位首席首选”主线,充分发掘、精心打造、党群教育、功能齐全,今年以来,新挖掘七个党建示范点,以小见大串联起“兴农学堂”主要课程,致力于打造亭湖沉浸式党校样板。

“风起潮间带,一群丹顶鹤从空中飞过,仙鹤飞舞,森林雀跃,花海如歌……大美湿地,所有人都是你的自然卫士,所有行动都是振奋人心的生态行动!”“青亲潮间带”在大气磅礴的诗歌朗诵中落下帷幕。
“青亲潮间带”将不定期演出,并会在演出中再融合、再创作,随时事更迭变幻出更精彩的剧目。这一台小戏是黄尖人的智慧凝结,展现普罗大众生活百态,也是属于黄尖戏剧人的终极浪漫!(蔡丽娟 徐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