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旅/生态环境 > 正文
同唱新时代“太湖美”,共筑绿色美丽长三角

秋日,在太湖边的贡湖湾湿地公园里,鸟儿栖息觅食,鱼儿遨游水中,游客度假游览……公园里的“原住民”和“外来客”共享这一片“绿色天堂”。

45岁的无锡人费嘉在太湖边长大,见证了太湖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无锡处处可见公园,太湖这几年蓝藻肉眼可见地减少。”费嘉说。

“包孕吴越”的太湖是长三角的“母亲湖”。2007年以来,江苏省级财政累计投入治理太湖专项资金320亿元,带动各级财政和社会投资约3000亿元,共实施7000多个重点工程。经各方共同努力多年整治,太湖重现碧波万顷。今年是落实国家新一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的起步之年。今年7月,我省印发《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行动方案》,细化分解100项具体任务,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开展治太工作。

无锡是太湖治理的“主战场”,江苏15条主要出入湖河道有13条在无锡。“近两年治太投入均超过100亿元,2023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藻情为2007年以来最好。”无锡市副市长马良亮出无锡更大力度守护太湖的决心。无锡将把太湖治理作为无锡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聚焦入湖河道、西部湖区等重点区域,聚焦工业、生活、农业、湖体氮磷污染治理,全面实施新一轮太湖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和9个专项方案,确保太湖无锡水域水质2030年稳定达到Ⅲ类。

长三角一体化的加速推进,也让长三角各地经验共享,赋予河湖全新面貌。

10多年来,江苏省无锡环境监测中心生态监测科科长张军毅带领团队整理了100多万张太湖流域藻类形态学图片,为准确监测太湖藻类积累了宝贵资料,也为太湖安全度夏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他带领团队研发的“藻类人工智能分析仪”系列设备,将每个样本分析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10分钟。目前,该系统不仅在江苏多地应用,还被上海相关部门引进,蓝藻监测分析效率大大提升。

安徽巢湖曾经同样面临蓝藻治理的难题。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子公司副总经理树大伟告诉记者,为了尽快实现巢湖近岸臭味管控,2019年,合肥市包河区政府带队到无锡考察,引进2.0版本治藻技术——德林海原位深井大通量控藻技术。目前,巢湖蓝藻问题基本得到控制,水质一年比一年好。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