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新华网评:活力“小青芒”,青春绽光芒

新华网记者 黄庆刚 徐海涛

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正如火如荼进行。青春的盛会上,“小青芒”的表现也备受瞩目。他们挥洒汗水、默默奉献,为学青会贡献青春力量,收获无数点赞。

有网友评价:“‘小青芒’真是忙,赛事服务绽光芒。”

作为学青会志愿者的专属IP,“小青芒”兼具广西芒果元素,他们身穿白绿渐变的志愿者服饰,图案上碎米样的芒果花凝聚在一起。“小青芒”谐音“小青忙”,寓意小小的青年志愿者乐于帮忙,展现八桂儿女开放包容、热情好客、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品格。

志愿者在出征仪式上宣誓。新华社记者 郭轶凡 摄

本届学青会的专属“小青芒”多达1.65万名,他们来自广西32所高校,经过层层筛选全面上岗服务。他们或服务于各个驻地,悉心接待;或忙碌在赛事场馆,维持秩序;或穿戴吉祥物服饰,与观众积极互动……“小青芒”为爱奔赴,用付出和坚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在场内场外,“小青芒”的身影高频出现。他们眼疾手快,充满活力。开幕式代表团入场期间,暖场志愿者手持彩带,持续不断地跳了近一个小时;比赛现场,他们迅速擦地、快速捡球;赛场外,他们带着运动员体验非遗项目,组队玩游戏……不少志愿者表示“热情洋溢是青春和活力的注脚”。

在社交网络平台,不少“小青芒”晒出自己的工作照,分享志愿服务的点滴细节。来自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志愿者黄海量说,能参与到本届学青会很幸运,是一段很有意思的经历,特别是看到很多年龄相近的运动员挑战极限,对自己也是一种激励。

在青运村里,“二十四节气”中草药贴画、“欢迎回家”的暖心标语与“小青芒”的笑脸相映成趣。他们用心用情对待每一环节、每个岗位,每一次细致的服务都让人心生暖意。山东省代表团羽毛球队离开时给志愿者送来锦旗,领队说志愿者给运动员带来温暖贴心的服务,让运动员在赛场上发挥出最佳状态。

学青会志愿者“小青芒”正在给啦啦操比赛候分的运动员留影。新华社记者 郑昕 摄

“小青芒”奔波于一件件小事,也串联起了大爱。“有你们的付出,我们感受温暖”“志愿者付出了很多,我们心里特别热乎”……自开村以来,运动员村已收到600余封感谢信。“小青芒”专业、贴心、高效的服务感动了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成为学青会赛场内外的亮丽风景。

活力“小青芒”,青春绽光芒。学青会的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志愿者的辛勤与汗水,正是这份赤诚和热爱,这份无怨无悔、无私奉献,成就了那些令人刻骨铭心的精彩瞬间。

赛事有期,服务无期。从成都大运会的“小青椒”到杭州亚运会的“小青荷”,再到广西学青会的“小青芒”,志愿服务都是盛会中一道不可或缺的美丽风景。变化的是志愿者们的昵称和服饰,不变的是志愿者们的青春风采。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