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藏北纪行:高原冬季牧歌

 

 

这是西藏当雄县纳木湖乡达布村的冬季放牧点(11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西藏自治区当雄县地处念青唐古拉山南麓,平均海拔约4200米。因其地势平坦宽阔,夏季水草丰美,故名“当雄”,藏语意为“精心挑选的牧场”。

今年33岁的云丹是当雄县纳木湖乡达布村的村民。在他位于“天湖”纳木错附近的家里,有着百余头牦牛和两百多只羊。

牧人随季节迁徙,逐水草而居。每年9月,云丹和其他牧民一起,从纳木错南岸向北迁徙到海拔较低的冬季牧场,次年3月再返回至湖边的夏季牧场。

在云丹的冬季放牧点,砖石建造的安居房和活动板房取代了牦牛毛编制的帐篷,大网电和大口井也让草原生活更加便捷。年底,云丹计划出栏8头牦牛,再加上夏天在纳木错景区开观光车的收入和各项补贴,云丹一家年收入预计超过11万元。

随着近年来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的实施,类似云丹这样的高原牧民也实现了安居乐业梦。原本寒冷的藏北冬天,对如今的云丹一家来说,也可以温暖如春。

这是西藏当雄县的一处牧场(11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这是西藏当雄县的一处牧场(11月10日摄)。新华社发(丁增尼达 摄)

在西藏当雄县纳木湖乡达布村的冬季放牧点,牧民在和藏獒玩耍(11月10日摄)。新华社发(丁增尼达 摄)

在西藏当雄县纳木湖乡达布村的冬季放牧点,牧民在制作奶渣(11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在西藏当雄县纳木湖乡达布村的冬季放牧点,云丹的妻子同吉在挤牛奶(11月10日摄)。新华社发(丁增尼达 摄)

在西藏当雄县纳木湖乡达布村的冬季放牧点,云丹的父亲玉珠在清点羊群数量(11月10日摄)。新华社发(丁增尼达 摄)

这是生活在西藏当雄县纳木湖乡达布村的牧民芝嘎措姆(11月10日摄)。新华社发(丁增尼达 摄)

在西藏当雄县纳木湖乡达布村的冬季放牧点,云丹的妻子同吉(右)和朋友芝嘎措姆在烧水(11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在西藏当雄县纳木湖乡达布村的冬季放牧点,云丹在放牧(11月10日摄)。新华社发(丁增尼达 摄)

 

 

 

 

 

 

 

 

责编:王茹雅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