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明实践 > 正文
南京市浦口区:兰花塘示范田测产801.9公斤创新高 科技增产底气足

为全面了解粮食生产状况,保障粮食安全,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的兰花塘高标准农田在100亩的南粳46试验田中首次大规模使用哈茨木霉菌,历经半年的精心培育,在11月13日测产中取得了亩产高达801.9公斤的喜人成果。

兰花塘的62号田块迎来验收,稻浪间不时有人影攒动。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技术人员、沈其荣院士团队成员、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浦口区农业农村局相关技术人员以及试验田的种植农户等深入田间地头,仔细查看水稻长势和种根情况。为了确保测产数据的准确性,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技术人员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措施,科学地选取了实测田块,不仅四次测量了田块的面积,还对不同批次的稻谷进行了多次水分检测。整个过程中,数据被认真记录,并进行了称重、脱粒、去杂质和扣损等关键步骤,以精确计算出试验田块的亩产量。这一系列严谨规范的操作,保证了测产过程的高标准和精确性。

使用哈茨木霉菌的水稻试验田与对照组水稻相比,显现出显著的差异。“你们看看,使用木霉菌的稻田根系发达、植株健壮、穗粒密集且饱满、稻谷颜色金黄、单位体积的稻谷重量更重,这是因为木霉菌促进了根系生长,增强了根系活力,提升了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持续保证了水稻灌浆,避免了水稻早衰,促进了水稻产量的提高。”沈其荣院士团队成员、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黄启为现场取样时说道。测产数据显示,试验田内的水稻株高比对照组水稻高出5—10厘米,穗头长2—3厘米,每穗穗粒数多约20—30粒。实收测产结果更是喜人,亩产高达801.9公斤。听着喜人的成绩,现场响起丰收的欢呼声。

“南粳46的平均亩产在650公斤,我们这片稻田作为试验田由于引入沈其荣院士的哈茨木霉生物制剂种植模式,让亩产高了150公斤!”邵立昌无比欣喜地介绍道。

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韦琮强调,测产成绩的突出与哈茨木霉生物制剂产品的应用密不可分,兰花塘是南京市25个省级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区之一,这一尝试示范意义重大。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兰花塘高标准农田从夏种到秋收,从选用良种、适期精播,到田间管理、防灾减灾,作物生长全生育期都有精准的技术服务。下一步,浦口区将坚定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提升粮食综合产能,真正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通讯员:高金军、吴承东、韦琮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