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谱写新时代“枫桥经验”靓丽篇章

上世纪60年代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跨越一甲子后,“枫桥经验”穿越时空的隧道在江苏这片土地上再次焕发新的活力,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苏州市吴江区委政法委、淮安市淮阴区司法局以及泰州市泰兴市河失镇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

“枫桥经验”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智慧、东方经验,更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从基层视角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以和为贵,把矛盾风险化解在先、消除在心。从大局出发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夯实国家安全和基层社会稳定的基础。从时代角度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是新形势下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必要有利条件。因此,基层的党员干部更应讲好“枫桥经验”背后的枫桥故事、讲清其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为全面推进中国式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自身力量。

民生无小事,百姓大如天。从“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都蕴含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深刻哲理和丰富内涵。坚持把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作为着力点,更应贴近群众需求,围绕“党建引领、服务群众”这一目标理念,持续推动“民呼我为”见行见效,做到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治理成效让群众评判、治理成果让群众共享,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性工作,使平安底色更亮、幸福成色更足。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是直接面对群众,事务琐碎复杂甚至艰巨繁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现代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智能型社会,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基层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地衍化出主体多元化、类型多样化等新特征,要想要夯实基层基础,应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村居(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做好保障工作。另一方面,围绕自治、法治、德治方面,积极发动群众力量,增强内部凝聚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赵俊豪、严小荣)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