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成果发布 > 正文
大运河智库冬季报告发布:以淮安引领的“运河之都”将构成持续竞争力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扬州调研考察时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

近日,由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专题研究部、大运河智库发展研究中心和重庆智库研究院联合研制的《京杭大运河沿线20个设区市竞争力洞察报告》发布。这份智库报告认为,“致富河、幸福河”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两者是密不可分、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整体,“致富河”是“幸福河”的物质基础,“幸福河”为“致富河”提供精神动力,而“致富河、幸福河”内涵延伸和外化表现凸显大运河沿线20个设区市竞争力。

该智库报告研判,京杭大运河沿线的20个设区地级市竞争力具有三个特征: 一是综合性。京杭大运河沿线的20个设区地级市的竞争力不是某个城市某一方面或领域优于其他城市,而是该城市所有子系统及外部环境共同作用而表现出优于其他城市的综合能力。二是相对性。京杭大运河沿线的20个设区地级市的竞争力是在市场条件下,城市间在竞争过程中所展现的能力。因此,京杭大运河沿线的20个设区地级市的竞争力没有绝对强弱、高低之分,而是取决于竞争对手这一参照系。三是未来性。京杭大运河沿线的20个设区地级市的竞争力是基于某个城市当前状态而形成的在未来竞争中所展现出的能力,综合反映了京杭大运河沿线的20个设区地级市的生产能力、生活质量、社会全面进步及对外影响,其实质是城市经济所具有的高效配置、利用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能力, 从而获取一种市场权利。

该智库报告遴选当前被称为“运河之都”的江苏淮安、江苏扬州、山东济宁这三个设区市进行比较研究。从评估“运河之都”当前所处的状态而研判属地在当下和未来竞争中可能展现出的能力,报告指出,淮安市已成为“致富河、幸福河”的率先践行者。

该智库报告认为,京杭大运河淮安段已经形成特色文化。淮安既是漕粮运输的关键枢纽、治运保漕的河工重地,也是南北交融的核心地带,孕育了特色鲜明的文化。一是地位卓然的漕运文化。淮安因“运”而兴、因“漕”而盛,明清时还是大运河漕运指挥中心,是中国漕运文化的核心载体。二是中枢集成的河工文化。明清时河臣积极探索束水攻沙、蓄清刷黄的实现办法,形成了我国古代治河工程史上理念最先进、工程最复杂、科技含量最高、成就最大的清口水利枢纽,堪称大运河上鲜有的、活态的“河工历史博物馆”。三是开放融合的淮扬文化。因特殊地理区位使得淮安成为“南船北马,舍舟登陆”之地。邗沟开凿后的两千多年间,运河沿线燕赵、齐鲁、吴越等地区文化在此交流碰撞,逐步融合衍生出以淮扬菜为核心的美食文化,以淮剧、淮海戏为代表的戏曲文化,开放包容、南北交汇的淮扬文化在这里彰显。

而就上述3个“运河之都”的生产力水平、对生产要素的积聚能力、社会全面进步的动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方面,该智库报告前瞻,以淮安引领的“运河之都”将构成持续竞争力。

责编:封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