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头条推荐 > 正文
江豚何以“常驻”南京?

为期一个月的“南京长江江豚保护主题月”活动11月20日落下帷幕。其间,江豚公益跑、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特别是“同步观测,全民寻豚”环节,更是将整个主题月活动推向高潮。来自南京市各行各业的200多名市民作为“江豚同步调查员”,共同见证了“微笑精灵”频频出现的身影。

江豚何以“常驻”南京?近一个月来,记者进行了深度采访。

全民观测共同守护,江豚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

在此次主题月活动的“同步观测,全民寻豚”环节中,共设置13个同步观测点,其中,江北新区创业河口、雨花台区三山矶和栖霞区五马渡的点位是首次设立,今年也是点位设置最多、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

长江大桥下点位。

11月18日早上7时30分,13个观测点的“调查员”们已各就各位,他们有专门从事江豚保护的一线工作人员,有新加入的大学生志愿者,有拿着“长枪短炮”的自然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还有来自各行各业的自然爱好者和亲子家庭。

记者在现场看到,观测点的队员们各有分工,有的负责用望远镜观察江豚,有的负责填写表格,有的负责拍照和录制视频。队员们顶着江边的寒风,耐心地观察着“微笑精灵”的一举一动,拍摄了大量长江江豚和保护区内其他濒危野生动物的影像资料。

根据初步观测结果显示,江心洲、新济洲、鱼嘴湿地公园、闻涛广场等点位均出现江豚活动身影,其中,三山矶、五马渡等新增设点位是历年来“同步观测”的首次发现记录,而且五马渡还是此次唯一设立在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以外的点位。

“这说明江豚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生态环境的改善让江豚可以自由自在地在长江南京段畅游。”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盟说。

自长江大保护战略和十年禁渔计划实施以来,南京的生物多样性持续丰富。除了长江江豚,此次观测调查还在沿江多个湿地中记录了50余种野生动物,包括2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和青头潜鸭;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额雁、花脸鸭等多个物种则是首次在同步观测活动中被记录。

在长江微笑驿站,市民在观测江豚活动。

“旧居翻新”水清岸绿景美,江豚们回来了

江豚是长江现存唯一的鲸豚类动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长江生态的“晴雨表”。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从长江生态岸线复绿到水环境治理,长江南京段“蝶变”,曾受环境影响而罕见的江豚开始频频现身。

江豚

“那里又有一只江豚!”顺着游客指向的江面,岸边的人们纷纷举起手机或相机,快速按下快门,这是绝佳江豚观测点——雨花台区江豚广场上的一幕。

江豚广场临近大胜关长江大桥,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尽赏美丽壮阔的江景,还可以看到江豚不时跃出水面的身影和岸边郁郁葱葱的植被树木。

4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光景。江豚广场位于三桥湿地公园和秦淮新河入江口之间,却被大胜关金大妈码头阻隔,“梗阻”在三桥湿地公园和鱼嘴公园之间。2019年3月起,雨花经济技术开发区对码头进行了整治,清退租赁企业、拆除厂房,一座坐拥滨江大美风光的“江豚广场”跃然入目。

三桥湿地公园江豚广场。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

长江浦口桥林段“十里造船带”变身“十里风光带”,江宁段建成绿色亲水滨江公园,建邺段鱼嘴湿地公园成为网红打卡地……2016年以来,南京市累计退出生产岸线37.6公里,修复沿江湿地1万多亩,28条入江支流水质全部达标,长江生态岸线比例从2018年的66.2%增加到2021年的80.26%。长江南京段焕发绿色新颜,江豚的“家”再现水清岸绿景美。

长江南京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

禁渔见效鱼类增多,“微笑天使”尽享美食

从小在浦口江边长大,出生在渔船上的杨金海清楚地记得,小时候跟随父亲一起打鱼,父亲在船头撒网,他坐在船尾,江豚就在身边的江水里出没,“我甚至都能听到它们浮出水面换气的呼吸声。”杨金海满怀深情地回忆。

但随着过度捕捞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在杨金海的印象里,从2000年左右开始,能打到的鱼越来越少,以鱼为食的江豚,因食物锐减,出现的次数也明显变少。

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十年禁渔”。南京全力落实,目前,长江干流南京段及水生生物保护区219艘渔船全部退捕,杨金海也从昔日的捕鱼人变成守护者,做了一名江豚观测员。

江豚

“小时候熟悉的场景又回来了,江豚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而且还会携家带口的出行。”杨金海边说边拿起手机翻开抓拍的江豚画面对记者说。

长江南京段鱼类资源监测结果显示,2022年采集鉴定的物种数比上一年同期增加6种。

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也显示,保护区内分布有浮游植物183种,浮游动物54种,底栖动物58种,鱼类64种。保护区江豚种群稳定,约有62头,与2017年的约50头相比,增长24%,是整个长江干流江豚分布密度最高的江段之一。

让“微笑精灵”常驻,南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