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世界的香格里拉 | 独克宗古城,遇见“心中的日月”

独克宗古城。人民网记者 杜明明摄

人民网迪庆11月19日电 (记者杜明明)近日,记者跟随“世界的香格里拉”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独克宗古城,探秘这座高原上的“月光之城”。

独克宗古城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城距今1300多年,海拔3300米,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是历史上的滇藏茶马古道及今天滇藏公路的必经重镇。

藏语“独克宗”意为“建立在石头上的城堡”“月光城”。独克宗古城依山势而建,路面就地势铺筑石板,自然起伏。建筑布局犹如八瓣莲花,中心是月光广场,古朴的藏式木屋环绕在四周。

在独克宗古城大龟山山顶,坐落着一座巨大的鎏金纯铜转经筒,高21米,重达60多吨。这座转经筒是为了纪念香格里拉市更名,建成于2002年的“吉祥胜利幢”,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在这里可以看到古城全貌。

独克宗古城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藏族、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白族、回族和汉族等多民族的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走入位于独克宗古城核心区的金龙社区,民族团结的标语随处可见,处处营造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友好氛围。

如今,古城吸引着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旅拍店里,各种款式的民族服装琳琅满目。古城的民居下、小巷间,到处都闪动着游客身着民族服饰拍照打卡的身影。

独克宗古城一角。人民网记者 杜明明摄

人民网迪庆11月19日电 (记者杜明明)近日,记者跟随“世界的香格里拉”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独克宗古城,探秘这座高原上的“月光之城”。

独克宗古城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城距今1300多年,海拔3300米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史上的滇藏茶马古道及今天滇藏公路的必经重镇。

藏语“独克宗”意为“建立在石头上的城堡”“月光城”。独克宗古城依山势而建,路面就地势铺筑石板,自然起伏。建筑布局犹如八瓣莲花,中心是月光广场,古朴的藏式木屋环绕在四周。

在独克宗古城大龟山山顶,坐落着一座巨大的鎏金纯铜转经筒,高21米重达60多吨。这座转经筒是为了纪念香格里拉市更名建成于2002年的“吉祥胜利幢”,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在这里可以看到古城全貌。

独克宗古城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藏族、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白族、回族和汉族等多民族的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走入位于独克宗古城核心区的金龙社区,民族团结的标语随处可见,处处营造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友好氛围。

如今,古城吸引着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旅拍店里,各种款式的民族服装琳琅满目。古城的民居下、小巷间,到处都闪动着游客身着民族服饰拍照打卡的身影。

独克宗古城一角。人民网记者 杜明明摄

人民网迪庆11月19日电 (记者杜明明)近日,记者跟随“世界的香格里拉”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独克宗古城,探秘这座高原上的“月光之城”。

独克宗古城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城距今1300多年,海拔3300米,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是历史上的滇藏茶马古道及今天滇藏公路的必经重镇。

藏语“独克宗”意为“建立在石头上的城堡”“月光城”。独克宗古城依山势而建,路面就地势铺筑石板,自然起伏。建筑布局犹如八瓣莲花,中心是月光广场,古朴的藏式木屋环绕在四周。

在独克宗古城大龟山山顶,坐落着一座巨大的鎏金纯铜转经筒,高21米,重达60多吨。这座转经筒是为了纪念香格里拉市更名建成于2002年的“吉祥胜利幢”,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在这里可以看到古城全貌。

独克宗古城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藏族、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白族、回族和汉族等多民族的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走入位于独克宗古城核心区的金龙社区,民族团结的标语随处可见,处处营造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友好氛围。

如今古城吸引着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旅拍店里,各种款式的民族服装琳琅满目。古城的民居下、小巷间,到处都闪动着游客身着民族服饰拍照打卡的身影。

独克宗古城一角。人民网记者 杜明明摄

人民网迪庆11月19日电 (记者杜明明)近日,记者跟随“世界的香格里拉”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独克宗古城,探秘这座高原上的“月光之城”。

独克宗古城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城距今1300多年,海拔3300米,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是历史上的滇藏茶马古道及今天滇藏公路的必经重镇。

藏语“独克宗”意为“建立在石头上的城堡”“月光城”。独克宗古城依山势而建,路面就地势铺筑石板,自然起伏。建筑布局犹如八瓣莲花,中心是月光广场,古朴的藏式木屋环绕在四周。

在独克宗古城大龟山山顶,坐落着一座巨大的鎏金纯铜转经筒,高21米,重达60多吨。这座转经筒是为了纪念香格里拉市更名,建成于2002年的“吉祥胜利幢”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独克宗古城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藏族、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白族、回族和汉族等多民族的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走入位于独克宗古城核心区的金龙社区,民族团结的标语随处可见,处处营造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友好氛围。

如今,古城吸引着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旅拍店里各种款式的民族服装琳琅满目。古城的民居下、小巷间,到处都闪动着游客身着民族服饰拍照打卡的身影。

独克宗古城北门。人民网记者 杜明明摄

人民网迪庆11月19日电 (记者杜明明)近日,记者跟随“世界的香格里拉”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独克宗古城,探秘这座高原上的“月光之城”。

独克宗古城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城距今1300多年,海拔3300米,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是历史上的滇藏茶马古道及今天滇藏公路的必经重镇。

藏语“独克宗”意为“建立在石头上的城堡”“月光城”。独克宗古城依山势而建路面就地势铺筑石板,自然起伏。建筑布局犹如八瓣莲花,中心是月光广场,古朴的藏式木屋环绕在四周。

在独克宗古城大龟山山顶,坐落着一座巨大的鎏金纯铜转经筒,高21米,重达60多吨。这座转经筒是为了纪念香格里拉市更名,建成于2002年的“吉祥胜利幢”,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在这里可以看到古城全貌。

独克宗古城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藏族、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白族、回族和汉族等多民族的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走入位于独克宗古城核心区的金龙社区民族团结的标语随处可见,处处营造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友好氛围。

如今,古城吸引着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旅拍店里各种款式的民族服装琳琅满目。古城的民居下、小巷间,到处都闪动着游客身着民族服饰拍照打卡的身影。

特地来云南拍摄婚纱照的马来西亚姑娘颂霓(左)与爱人身着民族服饰在“吉祥胜利幢”转经筒前留影。人民网记者 杜明明摄

人民网迪庆11月19日电 (记者杜明明)近日,记者跟随“世界的香格里拉”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独克宗古城,探秘这座高原上的“月光之城”。

独克宗古城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城距今1300多年,海拔3300米,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是历史上的滇藏茶马古道及今天滇藏公路的必经重镇。

藏语“独克宗”意为“建立在石头上的城堡”“月光城”。独克宗古城依山势而建路面就地势铺筑石板,自然起伏。建筑布局犹如八瓣莲花,中心是月光广场,古朴的藏式木屋环绕在四周。

在独克宗古城大龟山山顶,坐落着一座巨大的鎏金纯铜转经筒,高21米,重达60多吨。这座转经筒是为了纪念香格里拉市更名,建成于2002年的“吉祥胜利幢”,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独克宗古城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藏族、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白族、回族和汉族等多民族的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走入位于独克宗古城核心区的金龙社区民族团结的标语随处可见,处处营造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友好氛围。

如今,古城吸引着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旅拍店里各种款式的民族服装琳琅满目。古城的民居下、小巷间到处都闪动着游客身着民族服饰拍照打卡的身影。

独克宗古城龟山公园门口身穿民族服饰的游客。人民网记者 杜明明摄

人民网迪庆11月19日电 (记者杜明明)近日,记者跟随“世界的香格里拉”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独克宗古城,探秘这座高原上的“月光之城”。

独克宗古城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城距今1300多年,海拔3300米,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是历史上的滇藏茶

藏语“独克宗”意为“建立在石头上的城堡”“月光城”。独克宗古城依山势而建路面就地势铺筑石板,自然起伏。建筑布局犹如八瓣莲花中心是月光广场,古朴的藏式木屋环绕在四周。

在独克宗古城大龟山山顶,坐落着一座巨大的鎏金纯铜转经筒,高21米,重达60多吨。这座转经筒是为了纪念香格里拉市更名,建成于2002年的“吉祥胜利幢”,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在这里可以看到古城全貌。

独克宗古城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藏族、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白族、回族和汉族等多民族的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走入位于独克宗古城核心区的金龙社区民族团结的标语随处可见,处处营造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友好氛围。

如今,古城吸引着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旅拍店里,各种款式的民族服装琳琅满目。古城的民居下、小巷间到处都闪动着游客身着民族服饰拍照打卡的身影。

游客们在独克宗古城月光广场上喂鸽子拍照。人民网记者 杜明明摄

人民网迪庆11月19日电 (记者杜明明)近日,记者跟随“世界的香格里拉”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独克宗古城,探秘这座高原上的“月光之城”。

独克宗古城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城距今1300多年,海拔3300米,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是历史上的滇藏茶马古道及今天滇藏公路的必经重镇。

藏语“独克宗”意为“建立在石头上的城堡”“月光城”。独克宗古城依山势而建路面就地势铺筑石板自然起伏。建筑布局犹如八瓣莲花

在独克宗古城大龟山山顶,坐落着一座巨大的鎏金纯铜转经筒,高21米,重达60多吨。这座转经筒是为了纪念香格里拉市更名,建成于2002年的“吉祥胜利幢”,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在这里可以看到古城全貌。

独克宗古城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藏族、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白族、回族和汉族等多民族的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走入位于独克宗古城核心区的金龙社区民族团结的标语随处可见处处营造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友好氛围。

如今,古城吸引着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旅拍店里,各种款式的民族服装琳琅满目。古城的民居下、小巷间,到处都闪动着游客身着民族服饰拍照打卡的身影。

身着民族服饰的游客在独克宗古城拍照留念。人民网记者 杜明明摄

人民网迪庆11月19日电 (记者杜明明)近日,记者跟随“世界的香格里拉”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独克宗古城,探秘这座高原上的“月光之城”。

独克宗古城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城距今1300多年,海拔3300米,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是历史上的滇藏茶马古道及今天滇藏公路的必经重镇。

藏语“独克宗”意为“建立在石头上的城堡”“月光城”。独克宗古城依山势而建,路面就地势铺筑石板,自然起伏。建筑布局犹如八瓣莲花中心是月光广场古朴的藏式木屋环绕在四周。

在独克宗古城大龟山山顶坐落着一座巨大的鎏金纯铜转经筒,高21米,重达60多吨。这座转经筒是为了纪念香格里拉市更名,建成于2002年的“吉祥胜利幢”,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在这里可以看到古城全貌。

独克宗古城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藏族、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白族、回族和汉族等多民族的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走入位于独克宗古城核心区的金龙社区民族团结的标语随处可见,处处营造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友好氛围。

如今,古城吸引着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旅拍店里各种款式的民族服装琳琅满目。古城的民居下、小巷间,到处都闪动着游客身着民族服饰拍照打卡的身影。

独克宗古城一角。人民网记者 杜明明摄

人民网迪庆11月19日电 (记者杜明明)近日,记者跟随“世界的香格里拉”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独克宗古城,探秘这座高原上的“月光之城”。

独克宗古城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城距今1300多年,海拔3300米,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是历史上的滇藏茶马古道及今天滇藏公路的必经重镇。

藏语“独克宗”意为“建立在石头上的城堡”“月光城”。独克宗古城依山势而建,路面就地势铺筑石板,自然起伏。建筑布局犹如八瓣莲花,中心是月光广场,古朴的藏式木屋环绕在四周。

在独克宗古城大龟山山顶坐落着一座巨大的鎏金纯铜转经筒,高21米,重达60多吨。这座转经筒是为了纪念香格里拉市更名,建成于2002年的“吉祥胜利幢”,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在这里可以看到古城全貌。

独克宗古城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藏族、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白族、回族和汉族等多民族的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走入位于独克宗古城核心区的金龙社区民族团结的标语随处可见处处营造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友好氛围。

如今,古城吸引着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旅拍店里,各种款式的民族服装琳琅满目。古城的民居下、小巷间,到处都闪动着游客身着民族服饰拍照打卡的身影。

身着民族服饰的游客在独克宗古城店铺前察看商品。人民网记者 杜明明摄

人民网迪庆11月19日电 (记者杜明明)近日,记者跟随“世界的香格里拉”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独克宗古城,探秘这座高原上的“月光之城”。

独克宗古城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城距今1300多年,海拔3300米,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是历史上的滇藏茶马古道及今天滇藏公路的必经重镇。

藏语“独克宗”意为“建立在石头上的城堡”“月光城”。独克宗古城依山势而建,路面就地势铺筑石板,自然起伏。建筑布局犹如八瓣莲花中心是月光广场古朴的藏式木屋环绕在四周。

在独克宗古城大龟山山顶坐落着一座巨大的鎏金纯铜转经筒,高21米,重达60多吨。这座转经筒是为了纪念香格里拉市更名,建成于2002年的“吉祥胜利幢”,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在这里可以看到古城全貌。

独克宗古城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藏族、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白族、回族和汉族等多民族的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走入位于独克宗古城核心区的金龙社区民族团结的标语随处可见处处营造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友好氛围。

如今,古城吸引着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旅拍店里各种款式的民族服装琳琅满目。古城的民居下、小巷间,到处都闪动着游客身着民族服饰拍照打卡的身影。

身着民族服饰的游客走在独克宗古城街巷中。人民网记者 杜明明摄

人民网迪庆11月19日电 (记者杜明明)近日,记者跟随“世界的香格里拉”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独克宗古城,探秘这座高原上的“月光之城”。

独克宗古城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城距今1300多年,海拔3300米,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是历史上的滇藏茶马古道及今天滇藏公路的必经重镇。

藏语“独克宗”意为“建立在石头上的城堡”“月光城”。独克宗古城依山势而建,路面就地势铺筑石板,自然起伏。建筑布局犹如八瓣莲花,中心是月光广场古朴的藏式木屋环绕在四周。

在独克宗古城大龟山山顶,坐落着一座巨大的鎏金纯铜转经筒高21米,重达60多吨。这座转经筒是为了纪念香格里拉市更名,建成于2002年的“吉祥胜利幢”,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在这里可以看到古城全貌。

独克宗古城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藏族、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白族、回族和汉族等多民族的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走入位于独克宗古城核心区的金龙社区民族团结的标语随处可见,处处营造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友好氛围。

如今,古城吸引着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旅拍店里各种款式的民族服装琳琅满目。古城的民居下、小巷间,到处都闪动着游客身着民族服饰拍照打卡的身影。

游客在独克宗古城景区写明信片寄给未来的自己。人民网记者 杜明明摄

人民网迪庆11月19日电 (记者杜明明)近日,记者跟随“世界的香格里拉”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独克宗古城,探秘这座高原上的“月光之城”。

独克宗古城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城距今1300多年,海拔3300米,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是历史上的滇藏茶马古道及今天滇藏公路的必经重镇。

藏语“独克宗”意为“建立在石头上的城堡”“月光城”。独克宗古城依山势而建,路面就地势铺筑石板,自然起伏。建筑布局犹如八瓣莲花,中心是月光广场古朴的藏式木屋环绕在四周。

在独克宗古城大龟山山顶,坐落着一座巨大的鎏金纯铜转经筒高21米,重达60多吨。这座转经筒是为了纪念香格里拉市更名,建成于2002年的“吉祥胜利幢”,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在这里可以看到古城全貌。

独克宗古城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藏族、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白族、回族和汉族等多民族的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走入位于独克宗古城核心区的金龙社区,民族团结的标语随处可见处处营造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友好氛围。

如今,古城吸引着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旅拍店里各种款式的民族服装琳琅满目。古城的民居下、小巷间,到处都闪动着游客身着民族服饰拍照打卡的身影。

游客在独克宗古城的广场上。人民网记者 杜明明摄

人民网迪庆11月19日电 (记者杜明明)近日记者跟随“世界的香格里拉”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独克宗古城,探秘这座高原上的“月光之城”。

独克宗古城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城距今1300多年,海拔3300米,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是历史上的滇藏茶马古道及今天滇藏公路的必经重镇。

藏语“独克宗”意为“建立在石头上的城堡”“月光城”。独克宗古城依山势而建,路面就地势铺筑石板,自然起伏。建筑布局犹如八瓣莲花,中心是月光广场,古朴的藏式木屋环绕在四周。

在独克宗古城大龟山山顶坐落着一座巨大的鎏金纯铜转经筒高21米,重达60多吨。这座转经筒是为了纪念香格里拉市更名,建成于2002年的“吉祥胜利幢”,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在这里可以看到古城全貌。

独克宗古城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藏族、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白族、回族和汉族等多民族的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走入位于独克宗古城核心区的金龙社区民族团结的标语随处可见处处营造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友好氛围。

如今,古城吸引着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旅拍店里,各种款式的民族服装琳琅满目。古城的民居下、小巷间到处都闪动着游客身着民族服饰拍照打卡的身影。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