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 | “你守岛,我守你!”锡剧《云水谣》走进江苏大学

“这是一座距陆地12海里,无电、无水、无居民的‘三无’岛。一个普通农民,和他的妻子在岛上站岗放哨了48天、10年、20年、30年……直到生命的尽头2018年7月27日。”

11月20日晚,随着一段简短而有力的文字打在大屏幕上,庄重而富激情的音乐声响起,张家港市锡剧艺术中心带着他们的原创现代锡剧《云水谣》登上了江苏大学大礼堂的舞台。首次参加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团长董红感叹:“这样的演出形式既令人震撼也非常有意义。”

《云水谣》根据“人民楷模”、全国“时代楷模”、江苏省开山岛民兵哨所原所长王继才同志的事迹创作而成,在戏曲舞台上艺术再现了这位质朴、坚强、有信仰、有担当的时代英雄的鲜活形象。

一个人一生中能有多少个32年?谁又能够用3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守着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故事从王继才牢记王政委“巡巡逻,点灯塔,升升旗,只要你在,红旗在,我们的这片国土就在”的嘱托,26岁辞别父母妻儿登上开山岛说起,选取了他只身战台风、断粮缺水、舍身护旗等典型片段,将他守岛一生的真实经历浓缩在两小时的戏曲舞台之上,让这位平凡英雄的伟大形象充满了血肉,真实可感。

正式开演前导赏环节,同学们跟随演员学习剧中动作

“演员的表演出神入化,音乐很有感染力,故事十分深刻,很能打动人心。”“第一次现场看锡剧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虽然刚开始听不太懂台词,但随着剧情的层层递进,我被深深带入其中,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和现场灯光音乐的加持,将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通过看戏,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感同身受下更易触发情感共鸣,唤醒每个中国人血脉中的爱国因子。”欣赏了锡剧《云水谣》,江苏大学的同学们纷纷表示震撼和感动。

江苏大学医学院医检专业的王馨瑶同学说:“锡剧演员们丰富的神态和动作,给了我巨大的震撼。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坚持、坚持再坚持,才能呈现出这样一个好作品。《云水谣》之所以那么吸引人,我觉得在于真实,戏曲舞台塑造出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王继才和王仕花夫妇32年默默守岛,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是非常不易的事情。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去学习王继才身上坚持不懈、无怨无悔守护国家领土的精神,不仅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而且融入到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当我们面对困难,应当勇敢挑战、不畏失败,才会最终赢得成功。”

王继才是一个普通农民,26岁的他独自一人初登开山岛,满心以为“只要我在,红旗在”就能安心在岛上守着。谁知道,岛上除了海浪、岩石和蛇、鼠、蚊虫,没有淡水、没有食物,连一片绿叶也没有。是走是留?面对亲人的苦痛、守岛的艰难,他有过犹豫,但更多的是咬牙挺起像山一样的脊梁。王继才的饰演者,张家港锡剧艺术中心青年演员季超告诉记者,为了创作这出戏,演员们去了两次开山岛实地采风,王继才守岛32年里有许多难忘的事迹,舞台上所展现的仅仅是冰山一角。

“王继才初到孤岛和政委再见,一直招手说‘放心吧’的画面非常触动我。”江苏大学制药工程专业的邓任希同学表示,自己曾在高中语文的课外扩展阅读中读到过王继才的故事,这次通过锡剧《云水谣》再次了解王继才,更加直观。“戏曲表演比书本更加动人心弦,那句‘放心吧’,既有不想让政委担忧的心情,又有对自己能做好守孤岛工作的坚定信心,同时离别时一直在招手,也有内心的不舍和初到小岛的迷茫和担忧

“你守岛,我守你!”和王继才一起守岛32年的妻子王仕花这句朴素真挚的话语打动观众的同时,也打动着王仕花的饰演者锡剧名家董红。她说:“看似简单朴实的一句话,却又意味深远。王继才和王仕花就是这么一对十分纯粹的夫妻。剧中有这么一个情节非常感人,当王继才守岛15年后欲递交离岛申请时,得知政委罹患肝癌晚期,他默默咽下心中的苦,撕掉了申请报告,对妻子说‘我们再坚持一下’,那种人性的善在这个瞬间一下就显露出来了。而王仕花则一直坚持着‘你守岛,我守你’的信念。王继才和妻子就这么坚持,坚持,再坚持,直到自己生命的尽头。”

医学检验专业的魏思琪同学也被王继才与其妻子王仕花的爱情故事深深感动,她说:“我们可从中品读出无关物质无关世俗的最为朴实而真诚的情感,这将对我们年轻人的爱情观带来深刻而正面的影响。”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王继才回家准备向政委递交离岛申请书,在得知政委这么多年为他的家庭付出了很多,甚至患上癌症,后毅然决然撕掉申请书的场景,我能感觉到他骨子里那股‘坚持,坚持,再坚持’的精气神,非常有使命感和家国荣誉感。”食品质量和安全专业的荚文涛同学感叹道。

王继才守岛32年,他给我们留下了当今社会最需要的“责任、担当、坚守、信仰、情怀”。锡剧《云水谣》走进江苏高校,更将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发扬广大。魏思琪同学认为,传统锡剧演绎当代故事,这种方式不仅新颖,还更加引人入胜,在传播爱国精神的同时也使同学们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她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戏曲走进校园,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有机结合,激发当代青年对戏曲的热爱,并促进戏曲的发展与传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高利平

图片由江苏大学提供

视频拍摄: 江苏大学学生荚文涛、周铁然、李中梅

责编:姚依依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