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明实践 > 正文
南京20家中华老字号全部通过商务部等5部门复核

商务部等5部门日前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55个长期经营不善的品牌被移出名录,南京20家中华老字号全部通过复核。

老字号拥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技艺传承,是弥足珍贵的自主品牌,但绝不能一“老”永逸,不顺应时代发展,必然会被时代淘汰。一头连着历史,一头连着当前,老字号该如何续写“不老传说”?近日,记者接连采访了我市多家中华老字号企业,看他们在“守”与“变”之间,如何保持“少年心”、焕发“新活力”、打开“新销路”。

守匠心:留下“家乡味道”,留住“传统技艺”

“要一份什锦菜,再来一份盐水鸭,再加四个素菜包。”“好嘞,马上给您打包。”11月27日,常府街绿柳居外带窗口的长队从早上一直排到下午。中午时分,门店堂食区也是人声鼎沸。“我就住在附近,几十年了就爱这一口。”食客周阿姨带着孙子点了小馄饨、素菜包、熏鱼面。她告诉记者,很多南京人过年的第一道菜就是绿柳居的素什锦。

老字号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也是很多消费者对“家乡味道”“节日年味”的情怀所在。发源于1912年的绿柳居是首批中华老字号,绿柳居的素食烹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素什锦、罗汉观斋、宫廷素脆鳝等菜品成为一代南京人的舌尖记忆。

“这道素脆鳝制作工艺比较复杂,首先对原材料就很讲究,做之前要把香菇浸泡8小时,随后用剪刀剪成鳝丝状,再拍粉、油炸,还要调汁,再下锅炒。”绿柳居总厨张永新告诉记者,他们对原材料、制作工艺、口味等都非常讲究,“正是靠着这份‘讲究’,我们的美食才能一直被消费者喜爱。”

世代相传的考究工艺和工匠精神,让老字号传承至今,在南京入选的“中华老字号”名单中,不少本身就是非遗代表性项目。

纹样设计、意匠绘制、原料准备、挑花结本、织造……南京云锦博物馆里,拽花工坐在织机上层,负责提升经线;织手坐在机下,负责织纬、妆金敷彩。

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的南京云锦浓缩了中国丝织工艺的历史、文化和技艺。南京云锦研究所代表性传承人陈诚告诉记者,云锦所用的大花楼提花木织机共有1924个零部件,云锦织造有5道工序共120多道小工序,采用通经断纬的织造方式,技艺非常复杂,不能被机器取代,两人相互配合,一天仅能织五六厘米。“我们开设了课堂,已经有‘00后’加入了我们的队伍,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陈诚说。

谋创新:产品“圈粉”出圈,“俘获”年轻群体

云锦虽美,但“寸锦寸金”价格高昂,普通人消费不起怎么办?多年以前,“养在深闺”的云锦民众触达率不高,也曾经历过连续多年的亏损,面对困境如何破局?

“‘老字号’不能倚老卖老,一定要抓住年轻人的心。”南京云锦研究所品牌营销负责人祖皓介绍,针对新的市场消费趋势和需求,团队提取云锦上的纹样,进行更符合年轻人审美的二次创新,赋予云锦年轻化、潮流化的全新生命力。“通过创新,我们很快就实现了扭亏为盈,今年销售额较去年又实现了大幅增长。”

记者在云锦博物馆线下商店看到,云锦工艺品、贴近生活的围巾、手拎包,带有云锦元素的摆件、胸针等产品琳琅满目,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迎接即将到来的龙年新年,我们设计了‘福星高照’桌面摆件,在里面加入了可以晃动的‘元宝’,迎合年轻人的消费潮流,目前已经有很多消费者预订。”

在南京云锦研究所设计负责人孙誉刚看来,守正与创新并举是南京云锦“出圈”的秘籍,他表示,创新出的产品一定要贴合老百姓的实际生活,要让大家消费得起、愿意消费,才能让非遗技艺“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前我们的客群以中老年为主,年轻人很少,如何抓住年轻消费群体,是老字号面临的共同课题。”桃源村总经理谢云明介绍,桃源村开发了“茉莉酥饼”“桂花酥饼”等许多融合了城市文化与适合年轻人口味的新品,圈粉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其中网红产品“海盐脆脆团”日均销量达1000多份。

“走到店门外,闻到香味就进来了。”在老门东桃源村门店,“00后”消费者陈小姐被店里各式各样的新口味种草,“听说过这个老牌子,以为卖的都是老式糕点,没想到有这么多新口味,会向朋友推荐。”

归初心:更新“表达方式”,续写“不老传说”

11月27日早上,上班族江晓晓在地铁上通过绿柳居小程序点好了早饭,出了常府街地铁站,走到绿柳居的“云柜”前,扫码直接取餐。“早上时间一点不耽误,到手东西也还是热的。”

就在本月,绿柳居在店门口新设置了一排云柜。消费者通过小程序点单,做好的菜品打包好放入云柜中,半小时左右就能取餐。“现在年轻人工作比较忙碌,没空做饭,我们迎合年轻消费者一日三餐的生活习惯,让他们能够实现‘上班打卡不耽误、中午高峰不排队、晚上回家不用愁’。”

“老字号”不乏“好故事”,重要的是把好故事讲好。运营方式的创新变革,是老字号品牌活化传承、焕发新活力的必由之路。

桃源村老门东店里开设了“糕点文化博物馆”,展示桃源村的历史传承和糕点文化,门店还设有烘焙体验区、特色茶饮区,呈现出传统食品活态传承的新景象。

最近举办的亚洲青年音乐盛典和南京江豚音乐节上,南京云锦将“博物馆”搬到了现场,推出以云锦代表地标“江宁织造牌坊”为主视觉的博物馆特色展位,吸引年轻人拍照打卡,创意展示让云锦文化走进Z世代生活中。“跨界联名也是讲好品牌故事的好方式。”祖皓告诉记者,南京云锦还与一款深受年轻人喜爱的3D换装手游联名推出云锦套装,游戏里设置了云锦知识问答等关卡,向玩家科普云锦知识。

业内专家表示,老字号价值在“老”,出路在“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既要保留一颗不变的“匠心”、回归传承文化的“初心”,也要有创新求变的“少年心”。守正创新,让守正成为一种态度,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是老字号屹立不倒、“老”当益壮的关键所在。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