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健康频道 > 正文
节气中的健康智慧:今日白露,奔赴秋光

白露消磨暑

丹枫点画秋

今天我们迎来

秋季的第三个节气

——白露

进入白露节气

一场秋雨一场凉

一场白露一场霜

在云淡风轻时

共赴美好秋光

节气养生

俗话说,“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在一年四季中,白露是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虽然白日间仍有一丝热气,但一入夜,我们就能感受到丝丝凉意。中医也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讲究,天气逐渐变凉,日常穿衣服不能再像夏天一样赤膊露体了,需要及时根据天气变化添加衣物,以防着凉感冒。因此, 老人孩子、体弱多病者要注意及时添衣。同时,要注意脚部的保暖,寒气都是从足部开始的。

秋天气候宜人,是一年中非常适合锻炼身体的好季节。白露时节的运动养生可以在“秋冻”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户外运动,有助于一扫胸中郁积。不过运动项目的选择应因人而异,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活动,以登山、太极拳、散步等较为舒缓的运动为主,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日常起居

秋日起居应该“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尽量早睡早起,天亮起床后适当活动,有利于肺气的宣发和体内阳气的升发。此时应撤下凉席,换一床薄厚适宜的被子,以免夜间受凉。

从白露开始,有些人会出现手脚冰凉、肢体怕冷、尿频、乏力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可坚持晚上用温水泡脚,水要没过脚踝,时长为15—30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

科学防病

白露时节,秋高气爽,正是外出赏秋的大好时光,但要注意此时是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和容易加重的时期,要注意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

穴位按摩

滋阴健脾: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按揉此穴具有滋阴健脾、调肝益肾的功效。按揉三阴交穴每次3—5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止咳平喘:中府穴

中府穴位于第一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按揉此穴具有肃降肺气、止咳平喘、清泻肺热、健脾补气等功效。每天早晨起床后或晚上睡觉前,端坐,以大拇指或食指按揉中府穴3—5分钟,然后可由中府穴向上直推至云门穴3分钟,力度以穴位处有酸麻胀感为宜,每天2—3次。

食疗养生

白露以后,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随之袭来,这些都是典型的“秋燥”表现。白露时节燥邪袭肺,饮食应以健脾润燥为主。如早晨喝碗粥,既能治秋凉又能防秋燥,如银耳粥、莲米粥、芝麻粥、红枣粥等。建议多吃梨、银耳、蜂蜜、百合、枸杞、萝卜、豆制品等,多吃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红萝卜等。另外,吃一些绿叶蔬菜补足维生素C也很有必要,如芥兰、菠菜、绿菜花等。肉类当中可选择鸭肉,特别是老鸭能补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烦热,并补血行水、养胃生津,适合初秋食用。

推荐膳食

五谷杂粮类:黑豆、黄豆、小米

蔬菜类:蘑菇、冬瓜、莲藕、百合、南瓜

肉类:鸭肉、猪肝

乳蛋类:鸭蛋、鸡蛋、牛奶、酸奶

水产类:虾、鳖

果类:梨、苹果、橘、柚、柿子、龙眼

节气食谱

龙眼枸杞粥

龙眼,又称桂圆,因其甜美可口深受人们喜欢。龙眼营养丰富,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宁神、健脾止泻等功效,被视为秋季的“补露”佳品。

食材:龙眼肉15克,枸杞10克,粳米100克,红枣4颗。

做法:将龙眼肉、枸杞、大枣、粳米洗净,备用。砂锅置火上,加清水和粳米,煮开约10分钟后,再加龙眼肉、枸杞、红枣,小火煮半小时成粥即可。

审稿专家

束雅春 江苏省中医院药学部主任

请点击“江苏健康家庭网”,科普宣传品资源库可免费下载健康宣传品。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