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浙江“橘子”大学?甜度有点高!

  “大家走过路过可以随意拿。

  星期四快乐!”

  11月的最后一天,

  一位女生在浙江大学社交论坛上

  发布的帖子引发关注。

  该女生称,

  自己在校园里放了

  一箩筐自家种植的橘子,

  请同学们路过随意拿取。

  配图显示,

  这筐金灿灿的橘子上面

  还竖着一张手写卡片,

  是女生手写的可爱字体。

  帖子发出后不久,

  评论区就有浙大同学留言:

  “谢谢小姐姐。”

  并附带自己拿走了一两个橘子的照片。

  还有同学猜测这筐橘子

  大概多久可以被拿完。

  橘子的甜蜜在校园里蔓延。

  看到这筐“共享橘”

  同学们都不会多拿,

  希望这份滋味能被更多同学品尝到。

  直到三个多小时后,

  这筐橘子才终于被领完。

  一件校园里的小事,

  让不少网友动容:

  “大学生之间的信任弥足珍贵”

  从“共享橘”到“救命橘”,

  再到“科研橘”,

  在浙江大学里,

  有关橘子的故事不断上演......

  11月15日,

  浙大学生周海涛路遇气管阻塞小孩

  紧急送其就医的经历,

  曾火上校园学生论坛。

  在周海涛离开的时候,

  小朋友的妹妹送给了他

  一个“世界上最好吃的橘子”,

  了解到事情经过的老师

  也为旷课的周海涛进行了补签。

  2021年,

  同样是在一个11月,

  一段浙大博士与蜜橘商家的聊天记录

  冲上热搜第一。

  浙江大学的肖同学在某网店买橘子时

  店主得知其是为了做科研,

  马上决定免费给肖同学寄一箱,

  “帮不了国家什么大忙,

  遇到了就想着出点力。”

  消息刷屏后,

  不少浙大校友前来“野性消费”,

  店主也开始为村民带货,

  希望帮乡亲们减轻销售压力。

  而这段故事里的肖同学

  则是李红叶教授团队的一员。

  据了解,

  李红叶研究团队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

  为国家柑橘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红叶教授本人

  也已为中国柑橘事业坚守20余年。

  从担当中历练出“科研橘”,

  从温暖中孕育出“救人橘”,

  从信任中树立起“共享橘”,

  每一颗橘子虽小,

  却是大学生美好品质的聚焦。

  感谢“小橘子”们背后流转的

  爱和善意!

  综合浙江大学(通讯员 柯溢能)、潮新闻、中青报此前报道等

责编:沈蕾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