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财经/一周热点 > 正文
江苏金融这一周|创新金融服务 助力民营经济

新华日报财经讯 本周(11月27日—12月3日),央行等八部门发布25条金融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江苏各地持续推动金融赋能发展,常州市落地全市规模最大的QFLP基金,苏州市开展第五场“外资对接月”系列活动,金融赋能制造强市——船舶海工专场活动在南通举行。

地区金融稳步前行

聚焦金融赋能中小企业,泰州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截至今年10月底,泰州市产融综合服务平台累计成功放款38105笔、1587.03亿元。在普惠贷款方面,截至10月底,产融平台普惠贷款在贷企业9447户,贷款余额543.07亿元,全市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不含票据融资)1713.38亿元。在信用贷款方面,产融平台信用贷款累计放款330.75亿元。

今年前10月,宿迁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据宿迁市统计局数据,10月末,全市实现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771.01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690.06亿元,增长16.0%。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912.85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制造业贷款604.56亿元,增长23.4%。

作为首批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南京持续出台相关政策引导科创金融发展。近期,高淳区政府办印发了《高淳区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了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覆盖的6个方面18条具体的任务和措施,重点推动辖区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良性互动、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高效对接,全面提升科创金融服务能级,加快推进金融创新体系建设,着力形成与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赋能主导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创新服务实体经济

近日,常州市迎来全市规模最大的QFLP基金,规模1.5亿美元的杉盛基金成功签约落地常州国家高新区,这也是常州高新区首支规模超亿美元的QFLP基金。据悉,杉杉创投是杉杉集团旗下的专业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设有20余支创业投资基金,累计规模约130亿元。此次设立的杉盛QFLP基金将投向主要侧重在智能网联、信息科技、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无锡则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助力地方破产企业资产处置。12月1日,国联信托首单破产服务信托正式签约成立,受托管理资产规模约123亿元,据悉,这是全国首单破产清算领域内的破产服务信托业务。该企业原为A股上市公司,2021年退市,并被法院裁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破产服务信托设立后,国联信托代表信托计划对外负责处置破产财产,向相应债权人分配信托利益,最终实现清偿债权的目标。

扬州则在保理业务上持续创新拓展。据悉,国金集团旗下的扬州市金投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本年新增保理业务投放突破20亿元。公司紧扣扬州市及各县区重点产业和企业的供应链保理融资需求,重点围绕学校、道路管网、园区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保理业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回笼困难问题。截至目前,扬州市金投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3亿元,总资产突破20亿元,净资产突破3.6亿元,累计盘活各类应收账款总金额超32亿元,服务企业超60户。

多方合力金融助航

聚焦外贸外资,苏州持续推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强银政企三方合力,以数字赋能金融。11月29日,苏州市开展第五场“外资对接月”系列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数字金融与跨境结算。目前,苏州集聚数字金融生态圈的企业超500家,超50家金融机构的总部在苏设立了数字金融实验室等创新载体或平台。活动现场,来自中国工商银行的两位专家分别对“数字人民币特色能力和跨境试点概况”“跨境结算服务”两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享。

苏州加速数字金融生态打造的同时,南通推动金融赋能船舶海工产业转型发展。

11月30日,金融赋能制造强市船舶海工专场活动在南通举行。目前,南通市船舶海工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其中船舶产业规模占全国1/10,海工产业规模占全国1/4,拥有规模以上海工、船舶制造及配套企业400多家。船舶海工产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10月末,南通市制造业贷款余额2300.53亿元,同比增长16.47%。截至目前,江苏银行南通分行已与60余家相关企业开展业务合作,通过项目贷款、流动资金贷款、信用证、保函等表内外产品组合提供金融支持,授信总额近60亿元,用信余额达45亿元。

在金融赋能乡村振兴领域,盐城聚焦地方乡村振兴重点产业和农村金融场景,持续加强“政银担”合作。截至11月22日,省农担公司已累计为盐城市1.3万余户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超100亿元融资担保服务,盐城成为全省农担业务率先突破百亿元的设区市。全市农担今年新增担保已达2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截至目前,农担重点扶持的10万元至300万元政策性业务占比达99.8%,在保业务规模达5500余户,在保余额超43亿元,占全市涉农融资担保总额的75%以上。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何钰

责编:陈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