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一线调研·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上海:幸福的“小烦恼”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目前,上海算力指数排名位列全国首位,这在全国人工智能大发展的当下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近一段时间,也是因为算力,却出现了一些“小烦恼”。这是为什么呢?来看记者的一线调研。

位于上海临港的商汤科技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目前的总算力可以达到每秒640亿亿次浮点运算,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智能计算平台之一。虽然计算能力超群,但最近他们却在着急考虑扩建的问题。

而在徐汇区这个专为人工智能大模型初创企业建立的创新社区,20多家入驻企业今年讨论最多的不是怎么去融资,而是去哪儿找算力。

算力对于人工智能而言,就如同厨房的水电气对于美味佳肴一样,没有算力的支撑,人工智能就没法做出“好菜”。而目前,上海算力指数位列全国第一,在用数据中心标准机架达到了41.5万个。有这么厚的家底,为什么还会出现供需紧张的情况呢?

自从上海布局人工智能产业以来,这几年的发展是一路快跑,目前规模以上人工智能企业数量349家,几乎是五年前的2倍,产值规模几乎是五年前的3倍。特别是今年,全国首批获准上线的8个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上海就有3个。

面对算力供不应求的“小烦恼”,政府的动作很快,两个月时间就建了两个平台。全国第一个算力交易平台上线,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让算力能买卖。另一个是成立全国第一个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让科研机构和中小企业能够更加便捷地使用算力。

此外,上海还开始为中小企业发放人工智能算力券,让企业租用上海智能算力服务有优惠。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这项政策目前正在演变成“组合拳”。除了让企业优惠使用算力,当地还促成上下游企业成立算力联盟,为本地企业优先提供算力支持等。

而就在记者采访期间,相关利好的政策措施还在不断释放。前两天,上海开始实施大模型智能算力加速计划,明确表示将对智算中心在能耗指标等方面开出绿色通道,同时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算力建设主体给予适当额度的奖励。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