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头条新闻 > 正文
聚焦新型工业化与中国式现代化沿海新实践,第八届沿海发展高层论坛在南京举行

交汇点讯 12月9日下午,由盐城师范学院主办的“第八届沿海发展高层论坛”在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举办。论坛主题为“新型工业化与中国式现代化沿海新实践”,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工作部署,汇集知名专家学者的智慧与力量,深入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努力形成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探索性、创新性和引领性成果,奋力书写“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时代答卷,做出智库积极贡献。论坛由盐城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于建江主持。

沿海发展智库作为盐城师范学院的智库大脑,主动作为、创新发展,聚焦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长期以来为江苏沿海现代化进程,服务地方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做出积极贡献。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戴斌荣介绍,该智库作为全省首批15家重点培育智库之一,入选“中国智库索引”首批来源智库,连续两次入选“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2个案例入选“江苏智库实践十佳案例”和全国“智库实践最佳案例”;先后完成200余项与沿海相关的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其中4项成果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50余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智库影响力不断提升。

省委宣传部社科规划办(智库办)主任许佃兵在致辞中对盐城师范学院举办第八届沿海发展高层论坛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沿海地区作为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诸多政策叠加,为江苏沿海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也为新型工业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沿海新实践迎来了重大发展契机。沿海发展智库是我省首批重点培育智库之一,坚持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推进实体化建设,持续打造论坛品牌,推出一批具有重要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撑;聚焦“新型工业化与中国式现代沿海新实践”这一重要命题举办高层论坛,以新时代的理论之思回答实践之问,充分彰显智库观大事、谋大势,围绕中心服务发展的理论自觉与使命担当。

新型工业化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周瑞峰说,省社科联作为省委、省政府联系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桥梁和纽带,既是全省75家省级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的管家,也是服务保障全省专家智库学者的服务员,更是与各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战斗员。下一步,省社科联将和广大智库专家学者们,应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充分发挥“联”的优势,凝聚“合”的力量,不断把论文写在江苏大地上,在服务中心大局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研讨阶段,各专家围绕“沿海开发的创新主题”“以新型工业化为契机,推动沿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推进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做大做强现代海洋产业”等主题作报告。

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是沿海开发、沿海创新发展今后的主题。南京大学教授、博导,江苏沿海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钱志新认为,人工智能既是当前发展“最大变量”,也是未来发展“最大增量”。首先要提高对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的认知水平,对其要有敬畏感、紧迫感。其次,要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沿海传统产业中大多都可以用AI解决价值提升问题。再次,要解决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稀缺问题,传授学生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把学生培养成高级人才。最后,用人工智能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以此提升工作效率。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成长春对江苏沿海地区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江苏沿海地区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推动江苏沿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思路与对策。他建议,立足“海”,打造沿海特色产业集群,以向海经济发展为重要方向,提升高质量发展的“蓝色福祉”;重在“融”,增强沿海地区企业合作,产业融合发展以结构优化与空间重组为引领,促进产业的集聚化,推动高质量发展;依托“城”,带动产业要素集聚,以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抓手,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抓住“创”,助推产业发展新阶段,以产研融合与园区营造为驱动,推行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自主创新战略;加速“促”,推进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打造增长新动能。

从推动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的维度来看,江苏扛起“走在前列”的关键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群众》杂志社副总编、南京大学博导李程骅表示,推动盐城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要把握多重国家与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的“风口”;顺应产业与城市的发展规律,科学布局产业空间与城镇空间;构筑长三角沿海发展带的低碳产业科创走廊,打造“沪苏通盐”绿色生态产业带;参照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做法,在低碳技术运用、碳交易、碳金融等方面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与平台搭建;积极探索盐城全域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新模式新路径。

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省信息中心副主任冯树春对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提出了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创新引领、科技兴海,打造产业创新发展区。培育发展海洋产业,建立涉海创新载体平台,打造海洋人才高地。二是坚持以陆带海,以海促陆,打造区域协调示范区。三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空间管控,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打造绿色低碳标杆区。四是坚持开放户赋能、合作共赢,打造对外开放先行区,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共建“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重大开放合作平台。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打造共同富裕样板区,讲好新时代沿海故事。

创新转型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引擎,沿海地区是江苏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于如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做大做强现代海洋产业。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省信息中心主任孙志高指出,要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争取科研院所等重大平台设施落户,支持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建设,推动海洋领域未来技术学院布局;要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坚持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瞄准产业链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联合科技型企业等创新资源,深度推进产学研合作,实施重大技术攻关;要增强协同创新能力,鼓励引导加大创新投入,深度融入区域创新体系,推动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等领域实现广泛融合、优势互补,加快探索打造“创新飞地”。

省政府研究室原副主任、沿海发展智库首席专家沈和在点评中指出,本次论坛一是站位高。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的殷殷嘱托;体现了省委推进新型工业化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体现了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二是思路新。每位专家发言都强调了“新”,而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就是以“新”促“质”。三是对策实。各专家的主题报告中的建议遵循发展规律、紧盯发展前沿、彰显发展特色,注重从科技创新上、体制机制上、人才支撑上解决问题。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印丹

责编:印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