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滨湖区以“小区党建”为突破口,把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城市最小细胞,着力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不断擦亮城市社区“幸福底色”。
滨湖20年的城市化进程,安置房小区、商品房小区层叠而起,老旧小区华丽焕新,产业园区、商圈楼宇等新形态“小区”不断涌现。今年以来,滨湖区立足区位特色,大力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针对不同小区分类施策、重点攻坚,大力培育“红邻善治 绣美湖湾”小区党建品牌,推动老新村“和美和善”、安置房“安居优居”、商品房“同心同治”、产业集聚区“宜居宜业”、商圈市场“融合融享”……以点滴变化不断回应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精绣靓丽湖湾高品质生活“新画卷”。
“宿”造共富新模式 绘就幸福新图景
背景·动因
破解归“宿”问题,助推居民共富
群丰社区柴泉苑小区成立于2006年,是以民宿为主的小区,现有居民241户,常住人口855人,民宿90家、民宿从业人员达800人。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握民宿行业发展航向?如何推动党建联盟与民宿联盟“双轮驱动”,提升服务群众质效?如何促进民宿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带动居民共同致富?面对这些难题,柴泉苑小区党支部在群丰社区党总支的引领下,积极探索“红筑丰尚”民宿治理模式,以党组织为纽带引领产业、资源、乡贤等有效聚合,引导精品民宿“连片提升、联动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群丰民宿品牌,助推小区居民共同致富。

聚焦·做法
合力跑出加“宿”度
整合全覆盖举措,“宿”强产业发展粘合度。坚持“民宿发展到哪里,党组织服务就覆盖到哪里”,柴泉苑小区党支部通过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以党群服务、区域联动为牵引,建立小区党支部委员与民宿行业联盟常态沟通机制,小区党员民宿经营者、返乡创业人才等重点人群常态沟通制度,切实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创建“红筑丰尚”特色民宿党建品牌,在游客中心建立“丰尚驿站”,为本土居民提供民宿创业咨询、协助民宿业主办理各类经营证件、为游客提供免费导游服务、为新就业群体提供24小时电动车充电服务,切实做到便民利民暖民。

联合全响应资源,“宿”优联建共建美誉度。社区党总支与小区党支部链接灵山景区、马山派出所、祥符慈善等17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丰尚红盟”。围绕民宿发展、居民需求等问题,从小切口出发,制定共建服务项目清单,建立“例会+议事”机制,开展双月例会、季度议事,系统梳理民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党员民宿业主中试点探索志愿者礼遇、志愿者积分制度,采取党员“分级帮带”,通过“1+N”结对联系,为普通民宿业主提供规划指导。采取评星评优,挂牌6家“党员示范户”,引导民宿业主依法经营、诚信经营。

融合全联动机制,“宿”提协商议事参与度。柴泉苑小区党支部构建“党支部—党小组—民宿”三级组织体系,组建“丰盈”乡贤帮帮团,创设“党支部谈事”“党小组议事”“民宿里说事”三级协商议事模式,以“民宿里说事”为基础,打造线下“议事厅”“说事角”,建立线上“民宿微信群”“居民网格群”,为居民与民宿业主提供“第一议事场所”;以“党小组议事”为纽带,搭建“议事坊”“议事巷”等载体,与民宿议事串点连面,形成睦邻空间。搭建“丰盈”服务平台,推动行业信息互通、资源互享、流量互联、运营互助,通过民宿行业良性发展“引流”,带动杨梅、芋头、茶叶等农副产品销售,助推小区居民共富。

行动·效应
“丰合”美“宿”展新颜
人员更加聚合,治理活力全面激发。在柴泉苑小区党支部的引领下,“丰范”志愿服务队已达45人,年内开展环境整治、村庄规划、文明劝导、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16场,“共建美好小区”已成为民宿业主的普遍共识。治理主体更趋多元,逐步实现从社区居民向民宿行业、共建单位、自治组织等转变,解决小区党建主体单一、推进力量薄弱等问题。

资源更加整合,和谐小区全面构建。整合党建联盟单位资源,对柴泉苑小区停车场进行改造,新增车位32个,安装智能充电桩6个,解决小区停车难问题。统筹规划民宿游客游玩路线,增设小游园与民宿“微阵地”形成1条游憩路线,在沿路30余处设置共享工具箱、共享书架、共享充电器、共享玩具等,建设一批公共活动器材,解决游客与居民抢用公共设施问题。

产业更加融合,带动效应全面提升。为着力提升青年返乡创业热情,柴泉苑小区提供创业服务咨询,截至目前,已有23位本地青年返乡创业,民宿业主本科以上学历达三分之一,开阔的眼界和创新思维,大大提升了小区民宿形象和管理水平。柴泉苑小区目前已形成涵盖禅意型、现代简约型、欧式复古型民宿,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求,年接待参观考察团超200个,接待游客15万人次,营收超过2000万元。

建言·启示
党建赋能,为共富注入“宿动力”
提升组织覆盖面,党建引领才有力度。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合理搭建小区党组织架构,引领民宿行业协会等组织的运行,规范行业有序发展。凝聚产业发展重点人群,建实小区党员服务机制,建强党建服务点,让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引在实处,引而有发,让百姓可观可感,并切实享受发展红利。
拓宽联盟朋友圈,服务居民才有温度。要充分用好党建联盟资源和产业发展资源,搭建好党建共建平台,整合辖区各类企事业单位资源,拓展小区发展“朋友圈”。要紧密结合小区实际、居民需求、共建单位优势,找准链接切入口,将党建共建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提升小区治理效能的强大力量,推动小区治理由“单一治理”向“多元共治”深度转化。
健全平台服务网,多元共治理才有深度。要以小区党组织为核心,用好新老乡贤资源,将议事平台拓展至居民院落,聚集身边人,议好身边事。要把小区居民需求作为小区党建工作重点,梳理好居民需求、兴趣特长、服务资源三张清单,有的放矢,精准施策,让服务更暖心。要围绕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聚焦“邻里和谐,共享共赢”这一主题,找到发展最大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