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中美乒坛老中青三代纪念乒乓外交52周年:还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中新社华盛顿12月14日电 题:中美乒坛老中青三代纪念乒乓外交52周年:还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我们是如此幸运,曾经和中国的乒乓名宿打过比赛,现在马上要和年轻一代的世界冠军丁宁交手。我希望她也能遵循当年的口号——‘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年逾七旬的戴尔·斯威里斯(Dell Sweeris)一番话,逗笑了全场。

中国驻美大使馆当地时间13日晚在华盛顿举办庆祝活动纪念中美乒乓外交52周年,邀请北京大学乒乓球队与美国乒乓名宿戴尔、康妮夫妇以及大华府地区的青少年乒乓球手,以乒乓表演赛的形式,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当地时间12月13日,中国驻美使馆在华盛顿举办庆祝活动纪念中美乒乓外交52周年。图为丁宁、刘伟、戴尔等中美运动员上演混双表演赛。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

戴尔夫妇是中美乒乓外交的亲历者。康妮是1971年访华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成员之一,戴尔则在1972年接待了回访美国的中国乒乓球代表团。乒乓外交,以“小球”转动“大球”,打破中美相互隔绝的坚冰,至今仍是两国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配合着现场放映的老照片,康妮回忆起自己当年访华的难忘经历。她说,“我们的那趟旅程,打破很多壁垒,促进了美中之间的交流,增进了两国人民的了解。我希望年轻一代的运动员能传承乒乓外交的遗产,继续促进两国关系发展。我们可以成为朋友,而不是敌人。”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与康妮为表演赛开球。开球前,谢锋与康妮握手致意说道,“我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表演赛分别举行男单、混双、男双、女双四场,采用单局11分制。

首场男单由北京大学副校长方方对阵弗吉尼亚大学副校长史蒂芬·穆尔。双方虽不是专业选手,却一直紧咬比分,在多回合对攻中,战至11平。裁判示意领先两分才算胜出,但双方选择用握手和拥抱“言和”。“我们也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方方笑着说。

当地时间12月13日,中国驻美使馆在华盛顿举办庆祝活动纪念中美乒乓外交52周年。图为丁宁、刘伟、戴尔等中美运动员上演混双表演赛。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

第二场混双赛,采用中美搭档的形式展开。戴尔与中国乒乓女双、混双名将刘伟组合,对阵中国女乒“全满贯”选手丁宁与15岁马里兰小球手杜牧的组合。4人持拍轮流对拉,引得现场叫好连连。戴尔在比赛中频频发力扣杀得分。丁宁见比分落后,使出其招牌“下蹲砍式发球”,导致戴尔接发球失误。不过,戴尔、刘伟组合仍凭借大比分领先优势拿下比赛。

“那个发球我差一点就接住了。”戴尔在下场后仍意犹未尽地对中新社记者说,“这场比赛让我充满了回忆,我仿佛在时光中来回穿梭。乒乓球让我有幸认识了一代代优秀的中国运动员,也让我收获了友谊。”

在随后的比赛中,北大乒乓球队员分别与来自马里兰大学、弗吉尼亚大学以及当地初中选手,上演精彩对决。

当晚的纪念活动,以中美嘉宾共同切开乒乓球主题蛋糕宣告结束。但现场的乒乓球台却从未空闲下来,中美两国的青少年乒乓球手轮番上场切磋球技。一场友谊赛罢,又一场马上登场。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