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长三角国创中心首个分中心花落南通 长江口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

交汇点讯 1216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首家分中心在南通成立,将一体化推进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实施重大科创项目,进一步整合长三角地区创新资源,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活动现场,长江口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

长江口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由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牵头,联合长江口区域内政府、园区、企业、高校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成立,将面向全球集聚产业创新资源要素到长江口落地开花结果;面向产业对接解决重大技术需求和卡脖子技术难题;面向未来将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创新优势、发展优势。各地探索通过发展考核互认互算、空间载体统筹集约、要素流动互准互通、产业布局分工协作、科技创新深化合作、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共建高水平研发组织、共育创新综合体和标杆孵化器等方式,加强协同,优势互补,合力打造全国乃至全球产业创新高地和创造力中心。

近年来,南通扎实推进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协作、生态联保联治、服务共建共享,学习借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经验,立足独特区位优势,积极谋划倡议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共筑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高地。作为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的重要承载地之一,今年南通科技和产业创新动能持续增强,新引进科创项目1428个,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4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736家,15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在建,7个百亿级项目加快落地,六大重点产业集群产值规模预计突破1万亿,全年GDP总量将突破1.2万亿。

“长三角科创中心南通分中心的落户,必将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创新力量的有效整合,提升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说。作为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的重要承载地之一,南通将全力做好服务,提供最优的配套,营造最佳的环境,推动长三角国创中心南通分中心早日从“纸上”落到“地上”,从“幼苗”长成“大树”。希望长江口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积极参与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推动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创投基金、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等开展跨区域深度合作,共享一体化发展机遇,共创长三角美好未来。

“长江口处于长三角区域核心位置,也是长江经济带龙头,涉及沪苏多个地区,产业基础扎实、创新资源集聚、经济互补性强、跨江交通也越来越便利,完全有条件成为沪苏深度合作的‘桥头堡’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新标杆。”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省产研院院长刘庆介绍,长三角国创中心愿与包括南通市在内的长江口各地方和园区一起携手,破解一体化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共同谱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

活动现场,南通市人民政府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签订《共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南通分中心》协议。继上海张江、南京江北新区、苏州相城之后国创中心布局的第四个创新综合体——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创新综合体(南通)、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揭牌;精华制药、招商局重工、中远海运、泰胜蓝岛四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揭牌。国创中心南通分中心一批优质项目落户。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严磊 徐超

图片由南通市委宣传部提供

责编:贲腾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