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江豚成为常客!看张家港的工业“锈带”如何变“秀带”→

  长江流经江苏8市,沿江地区也是江苏经济最活跃的区域。随着长江大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江苏从调整沿江产业结构、恢复生态岸线、推动渔民上岸等多举措入手,持续改善长江沿线生态环境。跟随总台记者一起到张家港的长江边,看看这几年的变化↓

  总台记者 杨光:在张家港的长江边,可以看到长江主航道江面非常宽阔。这两天江苏迎来了寒潮,降温明显,因而游客很少,前两个月,每天来这里赏景、锻炼的游客络绎不绝。2019年,张家港启动了整个张家港湾环境提升工程,恢复了9公里的生态岸线,拆除老厂房,补种芦苇、乔木等。

  总台记者 杨光:这几年来,江苏沿江地区累计腾退近3900家化工企业,腾退生产岸线81公里,生态岸线比例提升到64.1%,这对于经济大省江苏非常不易。长江大保护也让江边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江边有个小村叫永兴村,过去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鸭,随着周边环境变好之后,村子也走上了文旅之路。不少村民还办起了民宿、农家乐等。今年,村里的游客数量突破10万人次,旅游收入也达到300万元。

  总台记者 杨光:这里还能看到一道非常独特的风景——江豚。过去的张家港,江豚是稀客,而现在,江豚被观测到的频次也越来越高。今年9月份,工作人员一次发现了共12头江豚,创下了张家港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数值。

  总台记者 杨光:江面上有一座小岛,叫双山岛。前不久,张家港首个生物多样性观测站在岛上建成。现在,江边湿地上聚集了大量的候鸟。通过这个生物多样性观测站,未来能够更直观感受长江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也为进一步制定保护政策提供更加精准的依据。

责编:宗祺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