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关于“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文化传承发展的认识。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赓续历史文脉的基础上谱写当代华章。

关于“文化生命体”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创新发展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既有稳定性也有自我超越性,不断经历着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的演进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这一新的文化生命体既有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对中华文明基因的激活,又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生命的丰富和充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将文化作为有机生命体来建设,深刻把握文化创新发展的路径和特点,深化了对文化的时代性、系统性、开放性的认识。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守正创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传统和现代的有机衔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关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并非抽象存在和发展的,而是具有不同的存在形态和形式。每一种文明都凝结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我们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指明了方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既传承中华文明基因也吸纳世界文明有益成果,既具有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也具有现代文明的共同性。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与此同时,秉持开放包容,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文化价值作用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影响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科学认识文化的价值作用,不能仅仅把文化作为纯粹的精神活动来考察,还要把握其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价值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社会培育功能、社会发展动力功能的认识,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新时代新征程,要坚定文化自信,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18日 09 版)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