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今年以来,盐城市牢牢把握“质量是法律援助生命线”理念,狠抓法援案件质量管理,以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为目标,切实推动法援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该市从源头抓起,指导市法援中心和各县(市、区)法援机构吸纳辖区名优律师成立法援律师库,推动办案水平整体提升。组建刑事法援律师团,办理刑事法援案件律师须执业满3年;针对可能判死刑、无期徒刑案件,指派有5年以上刑辩执业经历的律师办理;对妇女儿童法援案件,优选熟悉妇女儿童工作的女律师承办。
“市司法局面向全市范围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征集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和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值班律师。群众到市法援中心申请援助时,优先指派诚信等级3星以上律所承办,目前市直法援律师库已涵盖22家律所、60余名律师。”盐城市司法局分管负责人董清平说,“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强化律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履行法援义务情况考核,引导督促名优律师发挥表率作用,真真切切参与法援咨询接待和案件办理”。近年来,该市法援中心不断加强律师业务培训,通过分层分类、线上线下等形式,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提升承办人员服务能力。市法援中心今年已组织名优律师赴阜宁、射阳、亭湖等5个县(市、区)法援机构开展《法律援助律师业务能力提升》《法律援助案件卷宗装订详细流程》等培训,参训律师逾120名,覆盖率达75%。
该市抓好法援案件全流程管理,建立和完善办案质量监督管理机制,持续加强对法援案件监督、检查、回访。通过机构自查、网上巡查等方式,对长期未结案件进行核查,通过法律援助管理系统及时跟进案件受理、办理进程和归档情况。对已办结案件卷宗进行自查整改,完善卷宗内容,及时进行归档,提升卷宗质量。今年以来,市法援中心组织对各(县、区)法援机构开展了4次案件质量评估和抽查,抽卷率超过年内已结案件5%。通过开展全过程、立体式质量评估,办案质量、服务效能得到明显提升,法援工作贴民心、顺民意、保民生形象深入人心。
“对受援人反馈不积极履职、办案不作为的律师,审查其真实性后及时更换。结案时,对卷宗材料进行逐项审查,发现不符合办结规定的,提出整改建议,退回补充完善;结案后,通过电话回访等形式,听取受援人建议,了解法律援助人员在办案过程中是否存在违纪违规行为。”董清平说。
强化典型宣传,提升法律援助知晓度。该市突出正向激励,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加强先进典型挖掘选树和品牌培育。发挥典型案件示范作用,组织优秀案例编写,2019年机构改革以来,累计被司法部案例库采用40余篇。市司法局连续多年开展盐城市十佳法律援助案件评选,积极参加省优秀案件和好案件评选,连续15年有案件获评。2022年,一案例入选最高法涉英烈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一案例被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栏目专题报道,引起强烈反响。该市法律援助机构被司法部表彰为“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表现突出单位。(盐司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