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做好宏观经济治理,最重要的就是平衡供需关系,这就要求根据供需矛盾的变化相机抉择合理的策略

找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的有机结合点,才能释放两者协同发力的巨大潜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星光点点,海风阵阵。12月,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开幕式上,无人机表演以星空为幕、以光影作画,呈现声光电交融的视听盛宴。“海口杯”帆船赛,三亚国际文博会,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开放周……相关活动累计接待人数超20万人次,线上触达超5亿人次,线上线下直接销售额累计超5000万元。消费升级催生新供给,有效供给激发新需求,供需协同发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做好宏观经济治理,最重要的就是平衡供需关系,这就要求根据供需矛盾的变化相机抉择合理的策略。近期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五个方面精辟概括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不仅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之举,也是应对外部冲击,破解发展难题,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增强我国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的有效手段。

经济发展是一个供给与需求相互影响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必须推进供给端创新,以提升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明年九项重点任务中,第一项就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突破供给约束堵点、卡点、脆弱点,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才能以自主可控、高质量的新供给牵引创造新需求。

市场是全球最稀缺的资源。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显著的规模经济优势、创新发展优势和抗冲击能力优势。充分用好超大规模市场这个宝贵的战略资源,以规模扩大、结构升级的内需牵引和催生优质供给,能够助推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应该看到,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无论是“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还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抑或是“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释放内需潜力,为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发挥“助推器”“稳定剂”作用。

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在政策实施上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有效需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是有合理回报的投资、有收入依托的消费、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需求,是可持续的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提升供给结构对有效需求的适配性,不能形成不符合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的落后产能和产品。因此,找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的有机结合点,才能释放两者协同发力的巨大潜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蕴藏着提升供给质量和扩大内需的无穷潜力。增强信心和底气,准确把握明年经济工作的政策取向,我们定能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20日 07 版)

责编:周晓雨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