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心
值得尊敬的人,一定是那种到老还有梦想,并付诸行动的人。两年前,老戴和老裴打了一艘扯篷船,航行太湖。过后,老戴跟我说,他还想打一部风车,利用风力灌溉农田,再现旧时农耕风情。
他问我见过风车没有,我说,只晓得荷兰风车,四个风扇叶,像一个打叉的形状,转动起来非常漂亮,那是荷兰国的标志。
他叹了一口气说,我们江南的风车也很漂亮啊。早先没有机械,种田灌溉靠车水,五六个人趴在水车上用脚踩,是很劳累的活。有了风车就不用人力踩,解放了劳动力,这是先辈的智慧。可惜,现在没几个人记得了,只出现在一首老歌里。
说着他唱起了电影《柳堡的故事》里的插曲:“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坐在河边,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转那,蚕豆花儿香呀麦苗儿鲜……”
我被他逗笑了,这是个可爱、有趣的老头。他不是随口说说的,说到会做到。打扯篷船的时候,当时村里人说:两个老头发痴了,弄这事不划算,难赚到钱。
老戴眼睛一瞪,道:天底下就只有赚钱一件事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有爱好、有梦想吗?
凭空打艘船,有人觉得不可思议。扯篷船在太湖绝迹几十年了,没有现成船样可参考。
老裴笑道:图纸装在我们脑子里。
得知他们不用机械,手工操作,又有人笑他们太原始,两个奔八十岁的人,不知要打到何年何月。

两老汉哈哈大笑道:又不是愚公移山,我们只是恢复老本行,打艘船,一年内保证完工。

不管别人怎样猜测,他们打定了主意,余生要做件有意义的事。他们果真做成了。2021年6月23日,新船下水,村子里沸腾了,两个老头当喜事来办,隆重得不得了。按老传统,置办猪头三牲请利事,还在饭店里订了三桌喜酒,邀请至亲好友到场。这天,太湖风力三四级,正适合扬帆,船出内河进入太湖,俩老汉就升起帆,船快速向前,茫茫太湖,水天一色,这感觉应和了民间谚语:仙人眼热扯篷船。
现在,老戴要打风车,我相信他会付诸行动,但难度不小。

打一部风车不容易。结构复杂,计算不精准,就转不起来。老戴画图设计,凭脑子里的印象,还原旧物模样。他造的是缩小版风车,过去用的风车起码还要大三倍。小虽小,但部件一个不少。

老戴去年秋天开始做这件事,本来可以一气呵成,但因为老伴出车祸去世,他心绪一落千丈。过了好久才缓过神来,继续自己的梦想。
前几天,他打电话给我说:风力三级以上时,你来看看我造的风车。
那天,村里的人知道他调试风车,都来看热闹。几个七八十岁的人更是起劲,帮着搬帮着装。他们比画着说:过去用的风车有一楼一底那么高,远远看见六面白布扇迎风旋转,很是壮观。戴师傅制作的缩小版风车,结构符合我们印象中的样子,现在少见有人会造了。了不起!
这天气温比较低,气象预报2023年的第一场冬雪,夜里就要到来,我站在寒风里将围巾拥拥好,看着老戴不惧寒意的热乎劲,很感动。
余生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带给我太多的生命感动。
我打开手机,翻看两年前他和老裴驾着扯篷船试航太湖的那段视频,大有沧海一声笑的豪迈。而此番到村里,我没见着老裴,听说他病了。老裴和老戴同年,都属鸡,今年79岁。这次打风车老戴独力完成,着实不易。
他活出了一种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