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从两河到地中海,人类都是从陶器开始文明之旅;而中国,自文明只是星火萌芽时,便是陶与玉结伴而行……”12月份《一眼千年的对话:青的瓷 青的玉 古今讲述展》在南京明孝陵博物馆正式展出。江苏非遗技艺“宜兴青瓷”与古玉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艺术对话。

宜兴是我国青瓷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其历史悠久,屡经盛衰。宜兴现代青瓷复产于上世纪60年代,其繁盛期器物造型千姿百态,釉色青中泛蓝,如冰似玉,成为陶都五朵金花中的一朵奇葩。上世纪80年代,宜兴青瓷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风靡欧洲,被誉为“东方的蓝宝石,精美的碧玉器”。
本次展览由江苏省非遗项目“宜兴青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静和青瓷制作技艺传承人高宇承办。策展人高宇介绍,展品共有百余件,其中一半是历代的古玉,一半是现代的青瓷作品。展览的特点是,以古玉为灵感,将玉融入瓷,专门设计制作了与之一一对应的青瓷,一古一今共同扩充非遗青瓷文化的张力和推动技艺的传播。

青瓷和古玉结伴而行,相依而展,通过龙、鱼、人、文、度、吉、鸟、凤和隐的主题开启人与物、古物与新物之间一眼千年的对话。每个主题分别讲述了不同文化元素的渊源和内涵,共同合成对中华文化的整体感知,讲述出吾国文化的众相丛形、涓滴成海。为了更好地普及青瓷和古玉的知识,策展人准备了两万字的介绍性文字,并配有几十个视频动画,观众只要扫描展览中的二维码即可了解详情。

高宇介绍,这其中大部分古玉都是他的个人收藏,也有的是从市集上所淘到。“做这个展不仅是为了将展品展出并传播青瓷文化,更是为了将俗化、大众化的文化审美重新拉回到具有文人审美的轨道上来。”令他们惊喜的是,前来观展的人数和反响都超过预期,甚至还有人带着朋友二刷。“南京人太热情了!给予我们很大的鼓励和信心!”高静表示本次展览即将结束,宜兴青瓷今后将尝试更多创新展览。

据悉,为了更好地推广宜兴青瓷这一非遗技艺,高静和高宇在宜兴开设了“非遗青瓷传习所”,每年都通过技校招收学生,希望将这一技艺发扬下去。“但是真正留下来做这一行的年轻人几乎没有,毕竟这门手艺太苦了。”文化的融入与累积,起于知而达于智,为此“非遗青瓷传习所”近年来也开始做大众文化普及和游学等活动,让感兴趣的学员可以边学边游了解探索陶瓷史和玉器史。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海琴 实习生 蒋宁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