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乡村振兴 > 正文
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高质量发展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和数字技术的不断深化,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数字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已经深入到乡村治理的各个环节,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提供了重要支撑。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的意义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旨在通过改革创新、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提高乡村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首先,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农业的提质增效,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同时,数字化的乡村管理服务有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为实现农村现代化创造有利条件。此外,数字化还可以提高农民的数字素质,培养现代化的农民,推动现代乡村、智慧农业的前进步伐。

其次,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构建“数字中国”的基础和保障。在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数字时代,把握科技发展机遇对于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至关重要。数字化的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需求,也是构建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再次,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对于提升整体治理效能至关重要。数字化可以突破传统治理的地域和人员限制,通过精准定位、检测和追踪,满足乡村治理需求,从而提升国家治理的效能。数字化还可以丰富乡村治理实践形式,如智慧党建云、互联网+党建和数字政府等新模式,有力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的困境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虽然有着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数字鸿沟问题。由于乡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数字素养普及率低等原因,导致乡村与城市之间存在差距。部分农村地区缺乏高速网络覆盖、数字设备普及率低,使得数字化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受到限制,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人才短缺问题。乡村地区普遍存在人才流出和人才匮乏的情况,特别是缺乏懂技术、懂农业、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这使得在乡村推行数字化技术、开展信息化治理面临人才储备不足的困境,制约了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在数字化过程中,乡村地区面临着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大量数据的产生和流动,如何保障这些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防范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成为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应用壁垒问题。一些乡村地区对数字化技术的接受度较低,存在技术应用壁垒。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居民的信息素养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另一方面也与乡村地区的传统观念、管理体制等因素有关,这些都制约了数字化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广泛应用。

资金投入不足问题。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设备采购、人才培训等。然而,由于一些乡村地区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偏低,财政收入有限,难以满足数字化建设所需的资金投入,这也成为制约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一个困境。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的解决途径

综上所述,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面临人才短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应用壁垒和资金投入不足等困境,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挑战,以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迈向更加智慧、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尝试。

培育数字型现代治理人才。要加强对乡村治理人才的培养,注重其数字技术和信息化素养的培育,提升乡村治理的专业化水平。这需要从各方面入手,包括提升政府决策者的数字化素养和信息化水平,加强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能力建设,以及引进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等,以培育出具备现代治理理念和数字化技能的人才队伍。

完善乡村信息基础设施。要加大对乡村信息网络建设的投入,提高网络覆盖率和传输速度,以确保乡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与城市相衔接。同时,还需要加强农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建设,包括农业生产、供应链管理、农产品营销等环节的信息化改造,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此外,建设智慧农村也是重要的一环,要通过智能化技术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提高农民生活品质。乡镇政府也可以改造升级现有的基础设施,例如建设智慧乡镇,形成更高效的公共服务和治理能力等。

提高乡村居民数字素养。提高乡村居民的数字素养也是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数字素养包括对数字技术、数字信息的正确理解和高效运用能力。通过提高乡村居民的数字素养,可以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数字化社会的发展,提高自身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从而更好地参与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具体而言,需引入数字领域的技术专精人员、农业领域的学术深耕者、经营管理领域的资深从业者、高校的教学人员与研究人员等,构建起多元化的教师队伍,保证数字教育工作的开展;需根据数字方面知识传递、农业知识普及、各类技术推广普及、经营经验分享等需求,以及不同农村地区的不同学习需求,构建不同的精品课程,以着力提升乡村居民数字素养。

构建多方协作共治模式。要促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的合作,建立多方参与的乡村治理模式,形成共同治理的合力。通过构建多方协作共治模式,可以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形成合力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推动数字建设回归服务本位。数字赋能乡村治理应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公共服务为目标,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农村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领域,实现乡村治理的社会效益。同时,要确保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这需要技术开发者在农村地区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农民对数字技术的需求,并提供精准的服务。在技术开发完成后,还需要与农民进行沟通和反馈,以实现技术的改进升级。另外,要保障特殊群体的权益,特别是老年群体,可以开发适合他们使用的用户界面,并通过线下通道为不会上网的老年人提供帮助,以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数字化服务,并增强他们的集体归属感。

上述探索回应了技术与制度融合这一议题,为弥合数字化技术与乡村治理之间的缝隙提供了参考。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乡村治理内容的丰富,两者的融合之路也在不断变化之中,需要不断探索,以便推动数字化技术更好地融入乡村治理。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