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作为古运河原点的邗江,不断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思维,策划推出“‘邗’你趣玩”自主IP文旅品牌,打造了文体旅深度融合的“邗江样本”。
“多彩文化”共塑:文体旅融合发展的“邗江特色”
以党建引领文体旅融合发展方向。邗江区文体旅局把主题教育与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相结合,联动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积极探索文体旅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创造性地打造邗江专属的“‘邗’你趣玩”自主IP文旅融合新品牌,策划“邗”你赶大集、“邗”你嗨大麦、“邗”你赏大戏、“邗”你过大年等四大特色新场景活动,明确全区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和动能转换的主导方向。2023年国庆长假期间,全区重点景区、景点累计接待中外游客105.34万人次,实现经济效益15950余万元,约为2019年同期的120%。
以蓝色运河文化形塑文体旅融合发展品牌。依托邗江境内3个世界文化遗产河段,打造“运河十二景”等生态文旅高地。同时,放大运河文化效应,在全区内实施“运河+”金字招牌,成功创建系列文化特色品牌。目前,全区拥有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湿地公园各1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7家,省级旅游度假区、自驾游基地、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各1家,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家,省星级乡村旅游区11家。邗江区成功创建全省第二批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被列入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省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和乡村旅游业态创新示范产品、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单位。
以绿色生态文化激活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聚焦邗江沿江、沿湖、沿河几大生态板块,以北部甘泉山片区的方巷镇农耕文化为基础,营造“邗”你赶大集活动,体验沉浸式主题乡村大集之旅;以滨江瓜洲音乐节品牌为基础,策划“邗”你嗨大麦活动,体验邗江乡村小调、乡野民乐的艺术之旅;以环明月湖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为载体,融合传统戏曲、邗江非遗,策划“邗”你赏大戏活动,体验夜间文化消费之旅;以运河沿线的瓜洲传统庙会为基调,策划“邗”你过大年活动,体验烟火邗江新生活的消费场景和特色年味。“邗”你趣玩系列活动直接拉动消费超500万元,吸引游客超100万人次,全年新增签约项目6个,京华城数字文旅综合体、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瓜洲片区项目入选2023年江苏省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累计获批各类奖扶资金500余万元。
以古色农耕文化释放融合发展综合效能。把“邗”你赶大集活动作为年度民生服务大礼包,围绕80年代复古主题,打造了老理发店、裁缝店、小卖部、大舞厅、大食堂等沉浸式打卡点,让游客在怀旧的氛围中体验古香古韵和记忆交互,促进文体旅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倍增乡村综合发展效能。今年1—10月,围绕文体旅融合发展主题的邗江乡村旅游及各景区接待游客总量超17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9755万余元。前三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亿元。
“城乡合力”并举:文体旅融合发展的“邗江样本”
在新发展阶段,邗江牢固树立建设长三角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目标,坚持“文化铸魂、体育赋能、旅游兴业”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文化产业、体育产业与旅游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持续创新邗江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转型升级路径。
优化资源配置,接续融合发展原动力。邗江整合串联全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促进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历史资源、人文资源的合理布局与高效利用,构建“滨江、环湖、沿河、镶村”的融合发展格局,形成“全域联动、品牌共建、多方共赢”的跨区域文体旅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不断完善文体旅公共服务配套支撑体系,促进文体旅公共服务向基层和各类人群延伸,强化居民和游客的“主客共享”,提升文体旅公共设施的综合服务效能,聚合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原动力。
强化品牌塑造,提升融合发展生命力。邗江理清文体旅产业发展的目标受众和功能定位,一方面围绕邗江核心文旅资源禀赋,打造江苏省鉴真业余围棋棋王赛永久赛址,依托地标性的运河大剧院载体成功举办“2023首届江苏省鉴真业余围棋棋王赛暨围棋嘉年华”,在深耕围棋益智运动的同时,推升“琴、书、画”三艺,不断丰富赛事主题内容、拓展赛事周边互动,进一步做大做强“‘邗’你趣玩”IP。另一方面借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南京都市圈等区域性发展战略的推进实施,加强跨区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建共享,引流南京都市圈乃至长三角的“人、财、物”向邗江集聚,打造区域性文体旅融合发展品牌。
聚焦业态整合,壮大融合发展生产力。邗江聚焦地方特色产业、空间和功能的整合,加强文体旅产业内生循环发展。以围棋棋王赛活动、会议会展为锚点,重组体育产业价值链,创造新的文体旅产品体系。通过竞赛、观赛、训练、互动、购物等拓展商业化场景,推动业态延展,以“内容+科技+融合创新”向用户展现精彩围棋赛事,促进体育新消费,吸引全民参与体验“白天对弈,夜晚唱戏”的夜间文化消费之旅,带动地方旅游发展。构建“农商文体旅”多元融合发展格局,进一步拓展产业融合边界,以邗江外围乡村农业为基本,嵌入地方民风民俗、生态康养、健康养生等新业态,打造特色田园乡村、田园综合体、乡村文创产业基地、主题民宿等消费体验新场景,实现“农商文体旅”融合发展带来的富民增收效应。
聚力机制健全,增强融合发展组织力。机制的转换与磨合是融合发展效能提升的重要着力点,在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的前提下,改革工作协调机制,以大统筹理念组织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工作,关注资源、产品和产业在深层次的链接,统筹不同产业间基本要素的联系与融合;优化政策制定机制,坚持“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的全新理念,为区域内城市间和城乡间要素流动、资源共享、业态耦合、市场共建、规制创新等持续提供多元化的政策支持;构建区域协同和部门联动机制,打破行业格局壁垒和行政管理藩篱,从区域或城市顶层设计层面统筹推进,不断健全文体旅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增强融合发展组织力量。
陶德凯 陈晓飞(作者分别为南京工业大学应急治理与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苏省委农办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特约研究员;江苏经济报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