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自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建湖团县委紧抓改革机遇,围绕团中央关于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重要要求,以“建湖有戏、少年逐梦、青年争角”为主线,以实施四项“建青”行动为抓手,不断凝聚“改革合力”、激发“改革活力”、提升“改革效力”,持续提升基层团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落地落细。
实施“建青·聚力”行动,改革团的工作力量选用机制。自改革以来,团县委机关编制内干部配备率、在岗率均达到100%;县级团委挂兼职书记由改革前的1人新增至3人,其中1名挂职副书记为名校优生代表,专门从事青少年工作。各类工作力量总数由改革前的8人增至11人,增幅达37.5%,来源及年龄均实现突破。各镇(街道、区)均按照“1正、3—4副”的标准配齐配强团干部队伍,团组织主要负责人均已明确中层正职待遇。以“一镇一品”等特色项目为抓手全面落实团组织书记述职考评制度,在基层检验共青团改革成效。
实施“建青·强基”行动,改革组织设置和运行机制。打造“四圈同心”社会领域团建工作品牌,依托建湖农商行网点精心设计打造“群新驿站”,为外卖快递从业青年提供实体化、综合化、便利化服务阵地,进一步凝聚社会领域青年力量。成立名校优生团工委,打造“青心遇建”青年联谊品牌,每月一主题开展特色活动。推进“团办青年社团”,用好名校优生资源力量,新建青年羽毛球兴趣社团,带动团属青年社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学习宣讲、文艺体育等服务活动20余场。通过改革力量,凝聚青年突击队35支,青年志愿服务队21支,围绕县域发展中心大局,在文明城市创建、重点项目推进、民生保障、扶弱济困等条线常态化开展“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爱心暑托班”“梦想小屋”等重点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展现青年担当。
实施“建青·育苗”行动,改革团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机制。坚持党的领导,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衔接贯通,全面推行“3+7+N”综合量化等第入团办法等特色制度。加强团员教育管理机制,提升“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巡讲团”等宣讲队伍组织建设。全县各中学成立团校率达100%,探索建立“红领巾党校”,加强团课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学团课教育指导大纲内容拟定“明日代表”等创新性团课课题。通过县组织部门扎口,对新发展28岁以下青年党员推优入党程序进行严格审核,规范推优入党率100%。
实施“建青·领航”行动,推动地方和基层完善党的领导机制。建立落实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将团建工作经费纳入党建经费整体计划,在县级年度财政预算中保障青年工作经费。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建湖县新时代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建湖县团干部管理制度》等文件,以制度文件将团的各项工作纳入党建工作部署及党建考核、巡察考核、年终考核“三项考核”。将党建带团建纳入党建述职评议,实现同步述职、同步考核。注重“党建带团建”品牌项目打造,结合县域特色,探索“1+4+N”“三员带全员”“五‘新’工作法”等特色工作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