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明实践 > 正文
产教融合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2023年,人民网发布《2022—2023学年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情况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整理筛选出15个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探索实施情况,并提出了继续以产教融合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四点建议,分别是:建设行业产教融合体、依托实际需求差异寻找利益平衡点、发挥政策引领完善实训基地相关政策、前瞻部署把握产业发展风口。在此背景下,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就职业院校如何践行产教融合方针,落实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展开探讨。

多角度考量“高质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产教融合进入高质量、深化发展的进程。相较于关注“学生综合素养”,未来应当更关注“高质量”的内涵。职业院校应当从学生理论知识、职业技能、技术技巧、职业素养等多个角度入手,深入解读“高质量”,积极听取《报告》中提出的建议,明确更符合产教研学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

深化“校企合作”,健全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是产教融合落实的基本形式,也是为学生搭建成长阶梯的有效途径。建议职业院校根据《报告》中提出的四个建议,进一步整合院校专业课程资源、企业实训资源、岗课赛证资源、产业资源、产业新型技术成果资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建议根据具体专业、课程内容设计针对性实训活动计划、项目式教学方案,以便于更好地践行“岗课赛证—产学研一体化”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凸显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回归技术技能培养过程,源源不断供给高质量技能人才。高质量技能技术人才,不仅是指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可以满足跨产业需求的能力,而且代表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技能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在人才培养中,职业院校应将育人重点置于技能技术培养方面,既要根据行业发展风向引入新兴技术、新兴设施与装备,导入新产业元素,确保学生技能技术紧跟产业前沿,也要加强岗课赛证联合训练,让学生具备熟练使用技术、利用技术解决产业问题的能力。

凸显产教融合导向,多元评价助力人才培养。产教融合视域下,要想持续提高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仅要关注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与校企联合实训环节,而且要关注各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环节。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而言,科学、全面、具体的评价可以让其了解自己的职业素养发展、日常学习情况,促使其及时调整学习方式,向着职业化发展而努力。在多元评价中,建议发挥校企联合的作用,邀请与院校合作的企业职工、学校教师共同开展评价,评价内容覆盖学生专业课程学习、专业知识储备、专业技能及资格证、实训参与表现、创新创造表现等。

总之,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核心在于“高质量”。职业院校应当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产业差异需求,整合产业与教育资源,从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技能培养、人才素养发展等方面入手,全力支持学生成长,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