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宿迁泗阳:动动指尖 “智慧”养鱼 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渔业养殖技术也日新月异,泗阳县以数字化开启渔业智慧养殖,实现渔业提质增效,助推产业振兴。

寒冬时节,在泗阳县卢集镇双高水产基地,一派忙碌的景象,工人们正在忙着起鱼。据了解,今年鲈鱼亩产达到了2000公斤,比普通的鱼塘高出500公斤一亩,为何如此高产?鱼池看得见的生机之下,是一套“看不见”的智慧养鱼系统。

“通过这个智慧渔业平台,给我们提供很多方便,我们躺在床上,拿着一部手机或平板,对水质在线检测、气象在线检测、氨氮监测、亚硝酸盐、增氧投喂、养殖设备监控,都做到了一体化解决问题,省时省力。”泗阳双高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杜知江说道。

在双高渔场鱼苗繁育基地,数万尾小鱼苗盘踞在一个个水池内,每个池子中的传感器,把捕获的实时数据源源不断地传输到渔业智慧平台上。“以前夜里基本上睡两三个小时,就要爬起来一次,如果不查看,断电或者缺氧,成品鱼大量死亡,那个损失相当严重的。”杜知江告诉记者。

传统的渔业养殖主要依靠经验,风险高,投入大,如今,得益于数字渔业系统,让养殖户实现“智慧养鱼”、“高效养鱼”、“生态养鱼”。

“比如开这个增氧机,一点,哪个塘口一点,它就出来了。”指尖上点一点,就可以实现智慧化地养鱼,基地每年节省人工工资近百万元。为有效解决水产养殖“用工成本高、管理效率低”等问题,泗阳县农业农村局以双高渔场为试点,投资2600万元建设了数字渔业系统,通过水质在线监测、养殖设备智能控制、视频监控、气象监测、水质调控等10余项功能科学养殖,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

“这套智慧渔业平台可以监控我们全县10余家养殖场,覆盖的总面积大概4万多亩,水产养殖主要过程的全过程数字化、信息化,为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解锁了乡村产业振兴新密码。”泗阳县水产站站长李勇介绍。

目前,泗阳县有水产养殖面积27万亩,其中虾蟹养殖占地20万亩,鱼类养殖占地7万亩,年产量11.6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45亿元。(杨艳苏  田昂  徐亮)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