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一周热点 > 正文
市占率提升至50%以上 江苏盛虹突破“塑料之王”卡脖子技术

新华日报财经讯 近日,在连云港徐圩新区新型石化产业园内,自主研发的、年产达13万吨的PETG(俗称“塑料之王”)装置一次投产便实现成功。这意味着,在PETG领域长期存在的“卡脖子”问题,被江苏企业成功攻坚,并开始进入量产阶段。

较传统的PVC和聚碳酸酯(PC)等材料,PETG其因优异的透明度、耐化学腐蚀性、抗冲击性和易加工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医疗、工业等领域。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PETG市场规模超130亿,预计到2028年全球PETG市场规模将达到230.63亿元,预测期间PETG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估为9.62%。

一直以来,PETG技术壁垒较高,国内主流PETG工业生产技术和系列产品长期被国外公司掌握,在全球范围内有能力量产的也都是外国企业。据介绍,盛虹控股集团的PETG项目,无论是在催化剂和聚合工艺方面,还是在产品性能优化、配方开发等方面,均实现了在国外技术上的再创新和再提升,其工艺过程副产物更低,能源利用率更高。

盛虹控股集团PETG顺利产出合格产品,一方面将极大缓解国内市场的旺盛需求,可将国产产品原本不足20%的市占率大幅提升至50%以上;另一方面,将引领和推动下游行业加快高端化转型步伐,助力相关产业链关键材料完成自主可控。

“实际上早在2019年,我们在技术上就实现了突破,但由于内外部原因,一直没有进入生产线。这次投产,行业内都非常关注,未来我们希望能给产业链带来更多的可能。”江苏虹港石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榜立说。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投产的PETG,其主要原材料也均来自盛虹控股集团,即围绕PETG,盛虹控股集团内部已经打通了从芳烃到PTA,再到高端酯类新材料生产的关键节点。不出园区,可完成从基础原材料到高端新材料的生产,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无缝对接,极大降低了成本,大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郭榜立表示,PETG国产化一旦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将对许多行业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化妆品包装瓶子、儿童玩具、医药用品、银行信用卡等。目前盛虹石化的PETG产品,已经与下游的多个行业企业签约试用。

强生产离不开强研发。在盛虹石化板块研发团队中,三分之一拥有海外硕博学历背景。财报披露,2022年东方盛虹研发投入在16亿元左右,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到近8亿元。据悉,盛虹控股集团计划未来3至5年还将投入百亿研发基金,持续拓展蓝海市场并提升盈利能力。

此前盛虹控股集团与连云港徐圩新区举行了“盛虹高端新材料项目”、“盛虹全球先进材料研究院”签约仪式,双方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研发平台,以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前沿技术的探索、核心技术的攻关、创新成果的转化等工作。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胡春春

责编:陈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