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新华时论|坚定迎难而进的信心和底气——从“困”与“难”说起

“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一种精神特质,是我们以历史主动走好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动力。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江苏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前沿阵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枢纽,必然要经受更早、更多、更直接的冲击和影响,遇到更多、更复杂的“两难”“多难”问题。这要求我们,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须坚定战胜困难、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底气,保持定力,聚精会神做好自己的事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经对“困难”二字作过精辟深刻的论述:“困难”之“困”,围住的是失去生命的“木”而不是充满活力的树;“困难”之“难”,动动“点”子、用用脑子就可能迎来“又”一“佳”境。这深刻启示我们,打破围住“木”的框框,除去“难”字上的那一点,关键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活起来、动起来、干起来,以“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昂扬前行。

困难往往伴随着成长和进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困”能够困住失去生命的“木”,但是它却不能困住充满活力的“树”。积极的心态是战胜困难的关键。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只有坚定信心,才能冲破“困”境,摆脱束缚,让活力之树更加茁壮地成长。要善于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坚定信心,增强勇气,以长远的眼光、辩证的思维去理性、客观地看待和分析所面临的问题,深刻认识到这些困难艰险都是前进中的问题,战略上要藐视它,战术上重视它,以积极有为纾困解难。

克服困难需要付出努力和行动。“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克服困难之“难”,需要动“点”子、用脑子,否则“隹”就无法转换成“佳”。过去10年,我们经历了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靠着人民的智慧、人民的力量,众志成城,一路攻坚克难,取得了摆脱贫困、全面小康等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只要我们胸怀“国之大者”、把握发展大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就能在解决好一个个具体问题中积小胜为大胜,不断夺取新胜利、创造新业绩。

战胜困难还需要保持耐心和坚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战胜困难,迎来“佳”境,需要付出一遍“又”一遍努力,进行一次“又”一次探索,取得一个“又”一个进步。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只要坚持不懈,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我们就能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只要我们能够锚定目标,坚定信心,不断努力,就一定可以摆脱“困”境,进入“佳”境。各级党员干部要胸怀“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豪情,拥有“该出手时果断出手”的胆略,秉持“能多干就尽量多干”的理念,要始终奔着问题去,注重发现真问题、分析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力争在去年实现良好开局的基础上,今年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见到更大成效。

(胡波)

责编:杨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