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江苏南京:锚定“双减”目标,共享课后服务好时光

“一、二!一、二!”

1月10日下午4点,正是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课后服务社团活动时间段。体育馆内,羽毛球老师正带领孩子们进行热身活动。在随后的高远球动作训练、颠球练习等集体练习中,孩子们都神情认真专注,都学得有模有样。

“来,看我示范,要注意身体重心!”老师一边示范,一边纠正同学的发球动作,“咻”一声,洁白的羽毛球准确无误地投进了练习框内。

“老师教得非常专业,我上羽毛球社团课有一年时间了,在击球、扣杀、挑球等技巧都有了很大进步。”游府西街小学五(4)班学生韦雨辰说。

羽毛球社团的授课教师来自全民健身中心。“我每周都到学校来开课,孩子们学得非常认真,对我来说,能让更多的孩子爱上羽毛球这一运动,是一件快乐的事。”授课老师刘兆秋说。

当天,在游府西街小学校园里,和羽毛球课同时进行的,还有足球、篮球、版画、种植、脸谱、编程等80多个社团。

游府西街小学校长朱勇说:“学校课后服务分为ABC三段,A段为课后作业辅导,B段为丰富的社团活动,C段则为家长和孩子们提供延长托管。其中,最精彩也最具特色的就是社团活动。目前学校共开设社团116个,其中有53个社团引进了校外优秀资源。”

“2023年,教育部门联合多部门推荐了很多公益性项目,我们选择了一些项目纳入课后服务中,也有部分项目是利用学校周边社会资源开设的特色课程,这其中除了校外专业机构聘请来的老师,还有一部分是具有良好技能的学生家长、退休教师。这些老师,相比校内教师授课更专业,课程品质也更高。”朱勇说,“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社团活动,给孩子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接受教育、快乐成长的天地。目前学校参与的学生达到99%。”

记者了解到,2023年包括游府西街小学在内,南京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品质不断提升,各学校充分发挥社会公共资源优势,努力盘活供给侧,丰富学校课后服务资源。比如,瑞金北村小学师生组成风筝非遗项目学习与传承团队,聘请省级非遗传承人为指导老师,定期举办校园“风筝节”; 南化实验小学聘请专业的击剑教练进学校,给孩子们开设击剑课程,今年该校有三位同学获得全国击剑冠军。

来自南京市教育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南京大力提升“金陵娃∙小时光大课堂”课后服务工作品质。秋季学期,南京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课后服务77.2万人,参与率97.7%。开展各类社团近3万个。教育部门联合多部门推荐各类公益性项目591项,同时还鼓励各区结合自身实际推荐区级课程。

另外,南京还率先在全省实施课后服务“15分钟教育圈”。比如北京东路小学每周组织学生到玄武湖上学习儿童帆船项目,感受运动乐趣;拉萨路小学组织学生寻访红色足迹,努力践行南京市新时代好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据介绍,2024年,锚定“双减”目标,南京教育部门将进一步提升“金陵娃•小时光大课堂”课后服务工作品质。联合多部门遴选不少于400项公益优质社会项目参与课后服务,推广“15分钟教育圈”。同时,加快数字化赋能,推进优质课后服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扩大双师课堂试点。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钱红艳

实习生 姜丛丛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