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鼓楼区召开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2023年,鼓楼区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2000亿元大关。作为省会功能核心区、南京中心城区,鼓楼自2015年全区经济总量突破千亿以来,利用8年时间连续跨过10个百亿级台阶,成为我市第二个GDP超2000亿元的行政区。
这“2000亿”,意味着鼓楼区实现了每平方公里近38亿元的经济产出,在全省遥遥领先,也印证了该区近年来经济总量和规模的稳定增长,区域发展质量实现了有效提升,是极具标志意义的重要里程碑。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鼓楼区是如何以经济破题,成为聚势突围的“先行者”呢?
立足特色,优化产业结构
2023年,鼓楼区不断调整优化全区产业定位,打造了以科创产业为先导,现代金融、航运物流产业为特色,商贸文旅、软件信息、专业服务产业为支撑的“1+2+3”现代化产业体系,并锚定“服务业扩大开放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全面发力十大服务业风口赛道,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记者从鼓楼区发改委获悉,去年,该区全年规上服务业营收超1600亿元、增长10%,总量和增幅持续保持全市第一;软件信息业增长17.4%,商务服务业增长55.1%,全年保持高增速;贸易业占全市产业比重约1/5,在2023年也实现了稳定增长,其中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增长32.3%和33.5%。
“我们立足自身特色,优化了全区产业结构,像京东五星、苏移集成、小菜园等行业头部企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鼓楼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以科创产业为先导,鼓楼利用区域内丰富的科教资源聚焦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健康经济三条新赛道;两个特色产业中,现代金融重点发展以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为代表的新金融赛道,航运服务和交通物流则以现有的140余家航运机构为基础,凸显鼓楼区航运服务占全市比重50%的产业规模;以中储智运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充分发挥鼓楼区交通物流产业的城市枢纽作用。
正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加速构建,让鼓楼区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产业发展能级实现了明显提升。
2023年,鼓楼全区新增2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全信传输、海纳医药、国睿安泰信3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培育独角兽企业4家、瞪羚企业8家,组建“智改数转”解决方案供应商集群联盟,中国(南京)产业数字化总部基地落地,中储智运等4家企业还入选了中国产业数字化百强榜单。通达海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省设备成套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在南京市百亿级企业榜单上,鼓楼企业占据12席,接近全市总数的五分之一。区域内集聚了43家国内外500强企业和40家央企、149家分支机构,对全区经济贡献度达50%以上。
头雁领航,发力招大引强
去年11月29日,中咨(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在鼓楼区注册成立,落户石榴财智中心。鼓楼区央企集群再添一家央企一级子公司,并新增一家区域总部。至此,鼓楼区一年来共招引中煤能源江苏联营总部、中建华东投资建设总部、中咨公司长三角工程咨询总部等央企项目16个,签约总额超千亿元,央企机构数量位列全市第一。
去年3月,鼓楼区还联合市商务局合力打造了南京主城首家跨境电商示范园——鼓楼滨江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示范园。该园构筑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企业总部”的链条式产业生态,推动跨境电商资源整合、模式创新、业态升级,助力更多南京产品“乘云出海”。目前,示范园已累计招引跨境电商企业近百家,2023年全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近40亿元。
头雁领航,聚力招商“强磁场”。数据显示,去年,鼓楼区通过发布“全球专业服务商集群”三年行动计划等措施,持续打出招商“国际牌”,全年实际使用外资8.15亿美元、排名全市第一。鼓楼区还先后发布了《鼓楼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和《南京市鼓楼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支持对外贸易扩大规模、跨境电商创新发展、构建外贸发展生态等八方面,鼓励外贸企业探索新业态市场。
今年,鼓楼区将推动更多央企区域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落地,打造全省央企招引服务第一区,并放眼全球、加大“引进来”力度,确保新增1家以上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功能性机构,力争全年落地2个以上QFLP基金,实际使用外资不低于2.8亿美元。
打造IP,激发消费活力
当下,服务业回暖是GDP拉升的重要引擎。记者了解到,去年,鼓楼举办了超百场消费促进活动,拉动居民消费超10亿元。
“打造IP、活动引流,并联合企业商家共同刺激消费市场……为了焕新更多消费场景,推动全区消费市场的持续回暖,我们做了不少努力。”鼓楼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来,该区全面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率先打出“来吧!鼓楼”消费促进主品牌,孵化出“蓝鲸潮玩节”“鼓楼咖啡节”“68购物节”“星空消费节”“鼓楼街拍节”“鼓色鼓香老字号虚拟代言人”等多个子品牌,并首创“鼓楼星推官”数字化消费赋能平台,构建GBC(政府—企业—消费者)三位一体数字消费格局,联动全区近30个大型商业综合体、触达超50个消费场景、联合超100个知名品牌、覆盖商户门店超1000个。
与此同时,鼓楼还推出支持夜间经济发展六十条举措,点亮星空消费地图,打造新街口西北象限“鼓楼·夜STAR”特色街巷集群。打造上海路环高校年轻力商圈,推出金银街国际青年艺术街区,还在颐和路街区创新推出全省首个数字人民币消费场景。“通过活动引流、焕新场景聚人气,跟着市场流行风向走,由内而外地激发消费活力。”该负责人说。
记者获悉,鼓楼自2018年全区社零总额破千亿以来,保持逐年稳定增长态势,2021年社零总量首次位居全市第一;2022年增速主城第一,国际消费城市建设工作获得全市考核第一名,入选“中国夜经济影响力区县20强”;2023年预计将超1200亿元、增长7%左右,总量保持全市第一,增速位于全市前列。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鼓楼区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今年,该区将继续全力以赴抓经济,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聚力提升发展能级,加快实现综合实力新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