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明实践 > 正文
深耕“好人文化” 弘扬向善之风 仪征涵养“尚义求真”城市精神

“周维忠是咱老家人的骄傲,电影拍出了平凡人身上的光芒!”“模范故事通过光影再次书写传奇,这才是我们应当追的‘星’!”……最近,一部根据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周维忠事迹创作的电影《光明使者周维忠》正式上映。仪征市民纷纷点赞,周维忠就是他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民星”。

身为一名普通的农村供电服务工,周维忠从事电力服务30多年,连续23年为15户困难家庭垫付电费超12万元,带领党员服务队义务为村里修整危桥、装设路灯、常年照顾孤寡老人,群众满意度达100%。

从闷头做事的“草根英雄”到家喻户晓的全国道德模范,周维忠何以成为口口相传的现象级人物?仪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昕一语道破:“这与仪征大力推进具有地方特色、富有时代精神、全人群覆盖的学习‘榜样典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建设一座仪征好人主题展馆,创作一部情景剧《周维忠》,出版一本插画短篇小说集《点灯》,组织一场周维忠事迹巡回宣讲,拍摄一部电影《光明使者周维忠》,谱写一首歌曲《点亮爱心》,仪征通过一系列有益尝试,将精神财富牢牢凝固在大地之上。

欣赏一座城,始于颜值,敬于品质,终于内涵。近年来,仪征广泛开展各类典型模范、好人评选活动,铸就“尚义求真”的城市精神。讲好人之事、学好人之举、传好人之风,仪征向内深耕“好人文化”,积极弘扬崇德向善之风。2012年出台《关于开展“仪征好人”评选表彰活动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选树建功“好地方”典型活动,引导干部群众从“围观”变为“行动”,让“发现好人”成为“发动群众”的过程。先后有109人当选“仪征好人”、21人当选“扬州好人”、33人当选“江苏好人”、11人当选“中国好人”,9人当选扬州市道德模范、3人当选江苏省道德模范、1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

2023年10月,2023年第三季度“仪征好人”名单如期发布。“兄弟一诺,此生必践”——替牺牲战友尽孝38年的毛正来;社区“热心人”——刘集镇侠女爱心缝纫工作室创始人李伟霞;在其位、谋其职、敬其业、美其事——中国国家网球队运动员李翰文;用爱与坚持诠释医者仁心——胥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宝川……一批批新时代的模范榜样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自2012年开始,仪征每年都会举办高规格颁奖典礼,放大“仪征好人”的影响力、感召力。“个体事例”逐渐发挥出“乘数效应”,“以学促干”的典型作用进一步体现,好人受到尊崇的同时,群众也得到道德洗礼。

如今,行走在仪征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好人馆、好人广场、好人长廊等随处可见。仪征在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各类场所设立“好人好事”专门展区;在全市各居民小区、镇村显著位置设立好人事迹宣传栏,“好人元素”成为城市最美的风景线。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好人就是一盏明灯。每隔一段时间,仪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都会开设“道德讲堂”,开展“践行嘱托建功‘好地方’”集中宣讲活动,通过播放好人视频、现场交流等形式,宣传好人的道德品质。根据“仪征好人”事迹改编的小品《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双人快板《惊魂二十分》等90多个文艺节目,“好人进万家”等广场文艺活动在仪征城乡巡演1000多场次,合力打造“知行合一”载体,以核心价值观共同铸就城市“好人文化”之魂。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