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智库观察 > 正文
将美育观念深刻融于思政教育之中

2020年5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各高校开启了加强自身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与研究的新步伐。《纲要》中指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形成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专业教学,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积极探索,通过一系列的新方案、新举措,让艺术专业与课程思政建设有机结合。

打造“党建引领、艺术赋能”的实践性课程思政教育模式

改变传统的课程思政教育观念、打破旧序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成为必然。《纲要》中指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因此,突出高校教师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促进高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成为推进新时期思政教育的必然选择。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通过将专业知识与思政课程相统一、将专业实践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脱离出课堂化、理论性的课程思政教育旧模式,打造出“党建引领、艺术赋能”的实践性课程思政教育新模式。让学生们走出教室、走出课堂,走进广阔的社会领域,用学院的资源与平台,用专业的技能与方法,搭建全新样式的课程思政教育实践平台。

坚持党建引领、艺术赋能,让学生们在专业学习中接受思政价值观念的浸染、在课程思政教育中发掘专业实践的更新可能。在具体实践上,学院打造“党建引领,青年编剧孵化训练营”“党建引领,美的教育促学子更好发展”等多个“艺术+思政”教育实践平台。这些实践性课程思政教育新举措不仅凸显了艺术类高校的专业特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构筑“专业领衔、思政交融”的实践性思政教育方案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围绕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因此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是重要的,也是紧迫的。推进课程思政教育要落到实际,要不断探索与专业技能教学更好结合。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充分利用自身相关优势学科,打造专业性、实践性的课程思政教育新样貌,构筑出“专业领衔、思政交融”的实践性思政教育方案。

利用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利用自身播音与主持艺术的专业设置,电影电视学院发挥专业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组织开展了教师语言能力培训、电商主播普通话培训、导游员普通话培训、电商创业服务中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实施语言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以党建为引领,以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技能为核心,搭建“语言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性课程思政教育平台。以组建专业性志愿服务队的方式,让艺术专业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走进乡村,以“学院+乡村”“学生+农民”的双线模式,打造出一场场生动的思政教育新课堂。

电影电视学院充分利用自身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表演的专业设置,以江苏省委宣传部和南京艺术学院共同主办的江苏省剧本创作孵化中心为平台,将戏剧影视创作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搭建出“剧本孵化营”实践性课程思政教育平台。通过创作、排演小剧场戏剧的方式,尤其是主题性的剧作创作,将思政教育融于学生的专业实践中。坚持艺术与思政相结合,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

制定“课程思政、以美育人”的实践性思政教育举措

要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体系,改进课堂教学过程管理,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对于艺术类高校而言,将艺术学科的“美”与课程思政的“育”相结合,是推进艺术高校思政教育的必然选择。将美育观念深刻融于思政教育之中,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电影电视学院以“美的教育”为核心理念,以“艺术+思政”为基本路径,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水平。以思政理念为先,美育实践相辅,搭建“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品牌活动”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模式。首先,强化学生思想教育,把传承文化基因、培育爱国情怀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组织师生学习党史、瞻仰烈士陵园、讨论分析优秀红色文学作品等,以多种途径将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有机结合。其次,强化学生日常管理。重视劳动教育,创新省高等学校劳动教育实践项目。打造品牌特色活动,开展以思政主题教育为载体的“百十南艺青年说”系列活动,进一步探索艺术实践与思政教育融合。深入挖掘各类艺术课程和专业教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致力于让学生在“艺术+思政”的学习中丰富学识,增长见识,提升专业,积累经验,塑造品格。

将思政教育贯穿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形成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在这一过程中,抓住“艺术+思政”的教学特点,深入探索艺术专业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结合点。通过构建实践性课程思政教育新方案、新举措,将思政教育融入艺术专业教学,推动艺术类高校课程思政教育进一步发展。

李一峰(作者为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责编:印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