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思想周刊荐读|省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价值蕲向;智库整版推出江苏如何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新论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总书记提出的“人文经济学”,是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研究的重大命题,其思想含量高、实践容量丰、价值导向强,为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提供了新理念、新路径和新范式。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文化自信,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丰富意涵和鲜明蕲向,以理论之思回答实践之问,以创新理论赋能实践创新,创造更多人文经济发展的创新探索和生动实践。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价值蕲向》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执笔人:李扬,省社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苏州,仿若是被置顶千年的苏绣至品“双面绣”,一面人文鼎盛,一面经济繁荣,人文与经济交融共生、相得益彰。人文经济学成就了今天的苏州,也正成为人们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视窗。

——《理解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三重维度》宋辰熙 田芝健(作者单位: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苏州大学基地;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研究”阶段性成果)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赋予经济发展深厚的人文价值,推动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人文经济学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系统地构建了经济的人文性与人文的经济性辩证统一的发展框架,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人文经济学在对西方式现代化造成的弊端与困境进行建设性回应的同时,具象化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与路径,不仅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入新境界,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石上着力培塑人类新文明形态,为全球新发展格局贡献了中国方案。

——《构建人文经济学新范式》曹 路(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智库

编者按 江苏两会正在进行中。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强富美高”新江苏宏伟蓝图的第十个年头。当前,江苏正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最大的政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面对内外部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江苏如何以自身的“稳”和“进”“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新华传媒智库专门约请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智库专家、企业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作详细阐述。

从塑造和强化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优势和关键举措来看,加快推进江苏优势、江苏特色、江苏区域布局的新型工业化体系,是奠定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江苏取得全国经济增长领先优势的核心基础条件。当前,江苏正处于由传统工业强省向新型工业化强省转变的关键机遇期,如何打造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谋划一批未来产业集群,越发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手段。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助力制造强省建设》张 杰(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未来经济发展“强信心、稳预期”,新型工业化是压舱石。进入2024年,应对发展新形势,需以新型工业化为抓手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质增效,做强新型工业化发展主引擎》成长春(作者为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

刚刚过去的2023年,徐矿集团着力稳预期强信心、抓关键谋长远,深化“五满”治企,勇挑服务能源资源安全重担,荣获中国工业大奖,成功登陆沪市主板,入选2023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外煤入苏量突破2500万吨,新能源项目立项1833兆瓦,保障全省能源资源“粮仓”更加殷实。作为省属实体型能源企业,徐矿集团将紧紧抓住稳预期强信心牛鼻子,坚定不移服务能源资源安全,统筹“五个聚焦”,推进“五新实践”,在服务国家战略和江苏发展大局中勇挑重担,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贡献徐矿力量。

——《在服务发展大局中勇挑重担》冯兴振(作者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徐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州矿务局局长)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关键之年。江苏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政策措施有力有效,稳中向好、产业向新、投资向优、消费向上、服务向实的特点已经彰显。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沙 勇(作者为省政协常委,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执行院长)

过去一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不过,我国经济恢复仍处在关键阶段,持续推动“回升向好”还存在一些困难挑战。对此,江苏应加大开放和改革步伐,释放强信号增强预期,以“鼓口袋”增加居民收入为着眼点,减税降费、为企业家鼓劲,全面提升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根本改变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唱响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光明论”》踪家峰(作者为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发展经历了从低端向高端、从人力密集资本密集向智力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经济总量在快速增长后进入稳步发展期。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力成本的上升、国际关系不确定性增加,粗放型增长须加快向集约型和创新型增长转变。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曾 刚(作者为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责编:孟亚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