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日媒:美国“独角兽”泡沫面临破裂

参考消息网1月22日报道 据《日本经济新闻》1月21日报道,“独角兽企业”这一命名已出现10年,这是美国风险投资(VC)对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的定位。美国独角兽企业现有532家,数量膨胀超过了10年前的13倍。但很多情况是,低利率背景下企业估值高涨,实体规模追不上估值。提出培育独角兽企业的日本也到了重新审视其目的的时刻。

总部位于美国硅谷的牛仔风险投资公司创始人艾琳·李18日在公司官方网站上发表长文,题目是《欢迎来到10年后的独角兽俱乐部》。2013年11月,艾琳·李提议用“独角兽”描述那些极其珍贵的高速成长企业。

根据艾琳·李等人给出的定义,不管是上市企业还是非上市企业,成立10年内企业估值达到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都属于“独角兽企业”。当时美国的独角兽企业名单里仅有39家公司,脸书和推特赫然在列。

以持续至2021年的货币宽松政策为背景,大量资金涌向初创企业和风投公司,“独角兽”这一称呼在全世界推广开来,独角兽企业数量随之增加。据艾琳·李统计,截至2023年12月,美国独角兽企业有532家,增至10年前的13.6倍。据美国“项目建议书”数据公司统计,处于巅峰时期的2021年,美国几乎每天有一家独角兽企业诞生。

日本只有不到10家独角兽企业,相比之下差距很大。但利率转而处于上涨趋势后,形势已经发生变化。在美国,不少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已有企业倒闭,例如祖姆比萨公司曾是独角兽企业,主要销售由机器人制作的比萨。

据称,很多企业在利率接近零的时期成为“独角兽”,当前二次流通市场上约四成企业以不足10亿美元的估值进行交易。艾琳·李等人认为,周转资金不足的独角兽企业增加,2024年企业突然破产的情况会更多。

企业达到首次公开募股(IPO)和并购等投资回收“退出”阶段的比例,已由2013年的约70%下降到2023年的7%。

艾琳·李警告不要轻易投资,指出“过早成为‘独角兽’甚至可能是一种诅咒。未来的创业者会明白,不看基本条件一味追求估值会产生怎样意想不到的坏结果”。文章在结尾处指出,孕育“独角兽”并非易事。

日本在培育初创企业方面起步较晚,政府提出在2027年度将独角兽企业增至100家的目标。比起数量,更重要的是质量。独角兽本是一种虚幻的存在,若着迷“独角兽”一词而一味追求数量,则将重蹈美国“独角兽”泡沫崩溃的覆辙。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