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痛失家人,而这家人却将思念化作“大爱”帮他人重生

交汇点讯 1月27日10点02分,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手术室里,医护人员用集体鞠躬、默哀的方式,向刚被宣布死亡的扬州青年小郑表达最崇高的敬意。经过小郑家人艰难且慎重的决定,小郑的肝脏、肾脏及眼角膜无偿捐赠,接下来的捐献手术完成后,小郑的器官和组织将第一时间被送往省内多家医院,帮助5人重获新生。

今年1月18日晚上,33岁的小郑骑电动车发生交通意外,头部严重受伤,被送到苏北人民医院抢救后,术中发现他的脑部已经受损非常严重。最终,小郑被确诊为脑死亡。

白发人送黑发人,小郑的父亲几乎每天以泪洗面:“从他出事那天开始我就一直哭,眼泪都快流干了!”但悲伤的父亲却做出了一个当时令家人和朋友都不太理解的决定,“从医生那边了解了器官捐献的相关信息后,我就想去做这件事,让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活下来。”心里虽然万般悲痛和不舍,但小郑父亲觉得,只有这种方式才能让儿子还“活”在这世界上。最终,小郑父亲的决定得到了全家人的认可。

经相关机构认定,小郑符合器官捐献标准。1月27日上午9点,江苏省人体器官获取服务管理中心(江苏省OPO)统一派出的省级专家团队来到了苏北人民医院手术室,做手术前的准备。

9点半,医护人员把小郑(化名)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推到了手术室,小郑父亲则带着小郑的两个孩子送儿子最后一程。去往手术室的路上,父亲的脚步异常沉重,放在孩子身上的手止不住地颤抖。直到手术室的门缓缓关上的那一刻,小郑父亲再也控制不住丧子的悲痛,搂着两个年幼的孙女,失声痛哭。不过,面对外人,小郑父亲还是说道:“在我的心目中,我感觉儿子还是活着的,就感觉他还一直在我们身边……”

10点02分,苏北人民医院手术室,医生宣布小郑死亡,医护人员向小郑的遗体鞠躬、默哀。随后,专家团队开始对他所捐献的器官和组织进行采集。

“小郑捐献的是肝脏、肾脏和眼角膜。”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主治医师刘晓光表示,全国每年都有很多因为器官衰竭死亡的患者,他们等待器官捐献的主要途径就是来源于小郑这样有爱心的家庭。

11点32分,捐献手术结束。小郑的器官和组织第一时间被送往省内多家医院。他捐献的肝脏、肾脏将使3名器官衰竭或疾病的患者重获新生,所捐献的眼角膜将使2名患者重见光明,5个家庭将因他的捐献而受益。

人体器官捐献是用生命传递希望的伟大善举。小郑是扬州市第206位遗体(器官)捐献者。截至目前,扬州市登记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23075人,实现遗体(器官)捐献206人。

通讯员 蒋潇潇 陈怡文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晨

责编:张韦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