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文化拾遗 魅力泉州】闽南千年渔村蟳埔:簪花成海引客来

中新网泉州1月30日电 (吴冠标)“我来泉州就是想体验‘簪花围’,拍给我的泰国朋友们看,他们肯定也会想来玩的!”29日,来自泰国的华人张爱玲面对镜头,头戴“簪花围”,背靠“蚵壳厝”,摆出各种姿势,展现着最美好的自己。

1月29日,泰国华人张爱玲走进蟳埔村,头戴蟳埔女“簪花围”拍照。 吴冠标 摄

当天,记者随着“何以中国 向海泉州”网络主题活动走进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的蟳埔村,探访这座因“簪花围”而火爆“出圈”的渔村及其背后的故事。

据蟳埔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庄群介绍,坐落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港北岸的蟳埔村曾是无数远洋商船的出发地,早在唐宋时已开始开发,至今有千年历史。原名为“前埔村”,由于盛产红蟳等海产品,村民习惯称“蟳埔”。

蟳埔女以勤劳持家的品质而闻名,为方便海边劳作,身着大裾衫、宽筒裤,佩戴头饰“簪花围”和耳饰“丁香钩”成为了蟳埔女的典型特征。2008年,“蟳埔女习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的蟳埔村,可谓“花海”。来自五湖四海的女孩们头戴“簪花围”行走在街巷中,将小小的渔村堵得水泄不通。

“再苦再累,只要头上有花,日子就不会太苦。”蟳埔女文化推广者黄丽泳从十几岁就开始推广蟳埔女文化。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蟳埔女”,她说服抵触镜头的奶奶阿姨们做模特,用村里的旧物件搭建民俗展示区,抓住一切机会讲课推介。

近年来,蟳埔女“簪花围”的爆火,让黄丽泳倍感欣慰。除了接待明星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团,走进学校开设蟳埔女研学课程外,她还随着文旅部门到各地参加各种推介会、文博会等活动,向外推介蟳埔女文化,甚至把它带上了国际时装周的舞台。

1月29日,蟳埔女在向游客们展示“簪花围”的过程。 吴冠标 摄

而“簪花围”热潮,也让蟳埔村民千年来的谋生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村民从渔场转战商场,从售卖鱼货转入民俗、文创、餐饮等领域,成为新时代浪潮中的新“讨海”人。

“今生簪花,世世漂亮。蟳埔女头上的簪花围,是我们渔家人的情感和记忆,也见证了一代代‘海的女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黄丽泳如是说。

而今,传统与时尚、历史和现实在这个千年小渔村融汇交织,热情的蟳埔村民,欢迎着各地的人们来到这里,感受“海风千万里,不如花开四季簪”的美好。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