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1月28日(农历腊月十八),虽然天空漂着雨滴,但盐城市大丰区西团镇北团村一号庄点的村民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喜悦,取鱼、抬鱼、秤鱼、分鱼,一道道工序都有人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大家忘记了天寒地冻,忙得不亦乐乎。这是该村“以鱼养河”,实行生态养殖后结出的硕果。

据北团村党支部书记季通芳介绍,一灌河是北团村的村级河道,全长3.64公里,夏季四叶菜、水花生较多,造成水质富营养化,河道保洁全靠人工打捞,该段河道保洁费用高达3万元。期间为了减少打捞费用节约成本,也采取过喷药抑制水草的办法,但用药后只能使四叶菜和水花生枯死,反而导致水质恶化不利于农业生产。
为了维护河道水质,北团村两委会在区环保部门提出“以鱼养河”管护模式后积极响应,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河道全线农户每户出资70-100元不等,购置鲢鱼、草鱼等鱼种,于2023年4月8日进行了投放,开始实行生态养殖以鱼养河。

此次共捕捞鲢鱼和草鱼合计2600斤,根据出资额的多少,每户农户分得6-16斤的鲢鱼、草鱼。此次捕捞,未增加其他负担,打捞人员的工资也是用鱼来支付的。此外,除分出的鱼之外,还出售了部分成鱼,用以支付下期投入的鱼苗款。
该村通过用不断循环的生态养殖,使北团村的河道水质明显好转,村里也节省了河道保洁费,既能保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秀丽景色,又能增加群众收入,增加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钱翰 姚晓明 吴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