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新动能延续稳中有增走势 我国经济趋稳因素有所增加

2023年,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组合拳”的有效实施下,全年工业经济呈现稳中向上、回升向好的态势,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

进入2024年,我国制造业继续延续着良好表现,并释放出积极信号。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联合发布了2024年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值为49.2%,比去年12月上升0.2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3个月的下降势头。

“1月份PMI指数小幅回升,结束了连续三个月的回落,表明经济趋稳因素有所增加。”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均有回升,表明企业生产有恢复迹象。与开年以来全国各地、特别是经济大省积极谋篇布局,在提振经济方面勇挑重担的努力相一致。

张立群表示,要抓紧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以政府投资带动内需扩大方面尽快取得显著成效,着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从行业来看,四大行业均有回稳向好迹象。新动能延续2023年四季度以来的稳中有增走势,装备制造业PMI为50.1%,连续5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1%,较去年12月上升0.8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长有所加快。消费品制造业PMI为50.1%,较去年12月上升0.7个百分点,显示消费品制造业较去年12月有所增长。基础原材料行业PMI为47.6%,较去年12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上升,行业呈现趋稳运行态势。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研究员文韬分析称,整体而言,2024年1月份,我国经济实现了平稳开局,生产活动持续合理增长,产业联动向好运行,企业活力也在不断提升。

从13个分项指数来看,同去年12月相比,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上升,指数升幅在0.2至1.6个百分点之间;积压订单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下降,指数降幅在0.1至1.9个百分点之间。

文韬指出,1月份,在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及扩需求政策发力的带动下,我国制造业市场需求趋稳回升,新订单指数为49%,较去年12月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消费品制造业,在假期消费和春节消费预期的带动下,消费品市场需求较快释放。同时多地积极抓项目拉动基础原材料市场需求有所回稳。

数据显示,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2%,较去年12月上升1.4个百分点。对此,文韬表示,从数据可以看出,国外市场需求趋稳向好。主要是近期国外对我国船舶、汽车、基础原材料以及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需求较快增长,带动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基础原材料行业出口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结合来看,1月份制造业国内外市场需求都趋稳回升,经济运行动力有所增强。”

1月份,由于市场需求端趋稳回升,同时企业增加产成品库存以备后市销售和出口的意愿上升,带动制造业生产活动加快增长,生产指数为51.3%,较去年12月上升1.1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显示生产活动持续保持合理增长。

对此,文韬进一步表示,当前应继续深化落实各项稳经济促增长扩需求政策,同时积极优化各地营商环境,充分释放经济活力,为经济回稳向好运行巩固基础。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