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新春走基层|文旅热 消费旺——天津春节文旅消费市场一线见闻

  眼下正是年味最浓的时节。因京杭大运河而生的天津杨柳青古镇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赏年俗、寻年趣。

  人气“爆棚”的杨柳青民俗文化馆里时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不少游客围聚在杨柳青年画DIY体验区,体验传统年画制作技艺。

  来自河北的王女士,带着8岁的女儿拓印了一张传统年画“抱鱼娃娃”。“我小时候家里就贴年画,对这个传统习俗很有感情,这次带着闺女体验一番。”

  天津西青区旅游集散中心负责人夏婷说,今年春节期间,杨柳青古镇的外地游客激增。为了满足广大游客的旅行需求,古镇将景点“串珠成链”,让游客沉浸式享受既新潮又民俗气息浓厚的文旅体验。

  “华北第一民宅”石家大院里萦绕着“年”的氛围;“运河记忆馆”里的杨柳青年画、剪纸等非遗商品琳琅满目;夜色渐浓,色彩绚丽的花灯叠加流行音乐节、汉服巡游等沉浸式演艺,丰富春节夜间消费市场……

  来到古镇的“玉成号”年画坊,店主张宏忙得不亦乐乎。“年画反映了时代变迁,两幅专门为龙年设计的新年画颇受游客欢迎。仅春节前两天,木版年画拓印的体验人数就将近200人次。”张宏说。

  2月12日,游客在杨柳青民俗文化馆挑选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宋瑞 摄

  甲辰新春,天津以“中国红 天津味 盛世年”为主题,整合推出了1000余项文旅活动,营造出欢乐祥和、红火热闹的津城节日气氛。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陈冰说:“我们利用灯会、冰雪、乡土、乐园、剧展等场景资源,实现‘吃住行娱游购’全要素融入,全力打造文旅新品牌和新场景,让天津春节文旅市场热起来、文旅商消费旺起来。”

  品一方美食,大抵是了解一座城市最惬意的方式。54岁的石胜武在天津西北角经营着一家天津手工糕点铺。大年初一一早,他的铺子前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根据顾客需求,他麻溜地打包着新鲜出炉的驴打滚、蒸糕、黏食等糕点小吃。

  “春节一到,生意忙得很,糕点销量是平日的两倍,店里客流量每天能达到上千人次,销售额也一路水涨船高。”石胜武笑着说。

  春节期间,也有不少消费者选择前往大型综合商业体,享受购物、娱乐、餐饮、文体、家居等一站式假日休闲体验。

  汇聚200多个国内外品牌的永旺梦乐城天津中北店这两天人流如织。“针对今年春节,商场特别推出了优惠活动,再加上特色舞龙舞狮、皮影戏、传统相声等表演,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店长暴献峰说,仅大年初一,商场客流量和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17%和110%,预计未来几天还会有所增长。

  天津不少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也纷纷打出“民俗牌”“文化牌”,引领新消费热潮。天津金街商圈开展舞龙舞狮表演,设置了“网红不倒翁”、川剧变脸等活动;永旺泰达店则推出皮影戏、唐装试穿、捏面人糖画等活动,销售额和客流量同比增幅均超过25%……

  春节假期首日,由天津市商务局监测的473家商贸流通企业销售额达到2.03亿元,同比增长11.3%,客流量126.6万人次,同比增长27.5%。

  此外,天津还结合历史建筑、文化典故与津味年俗,推出一系列特色活动。五大道、意式风情区等城市地标美轮美奂,处处都有文化盛宴;津湾广场将沉浸演艺、特色市集、非遗年画相结合,打造“开心龙年”沉浸式文旅场景……

  陈冰说,今年春节,天津突出地域年俗文化特色,强化特色场景打造,通过多元化、体验型、沉浸式文旅场景撬动春节消费市场,让春节的喜气铺满津沽大地。(记者宋瑞)

责编:沈蕾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