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一周热点 > 正文
固城湖扩容新增4.5个玄武湖水量

本报讯 (记者 崔昊) 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南京市高淳区固城湖退圩还湖生态工程,日前正式通过竣工验收。该工程实施4年来,从蟹塘圩埂到湖光秀水,固城湖恢复自由蓄水面6.11平方公里,增加约2200万立方米的湖区库容量,扩容水量相当于4.5个玄武湖,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驱车沿湖滨大道向东而行,固城湖北岸大堤宽阔,风光尽收眼底。湖中6座人工岛屿笼罩在如烟薄雾中,间或有货船驶过。绵延6.2公里的滨湖景观带上点缀着艺术公园、观景长廊、游乐场、篮球场等休闲设施,一处城市水岸客厅铺展在眼前。

固城湖是高淳人的“母亲河”,至今承担着全城一半的供水,是长江下游乃至太湖流域重要的调蓄性湖泊。4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航道狭窄,圩堤周边房屋林立、蟹塘鱼塘星星点点。

望着如今的一汪碧湖,中铁建工集团第四公司基础设施公司项目员王臻峰感慨万千,他是土生土长的高淳人。“以前那里有一道圩,就是我父母那辈人一担一担筑起来的,为的是围湖筑圩、垦田种粮。”王臻峰指着湖北侧一处狭长的人工岛屿告诉记者,这岛就是保留了圩埂的一部分,退圩还湖退出的就是这里,原名叫永联圩,原长5.38公里。后来圩内的田地改成蟹塘,也让这里因蟹名噪一时。

昔日围湖垦田,如今还地于湖。2019年,固城湖启动退圩还湖,新建堤防,拆除老堤,升级航道,扩容湖面。中铁建工集团第四公司基础设施公司负责人刘翔告诉记者:“我们通过平圩清淤、水生态修复、配套设施建设三大步骤,在项目施工中融入生态保护、海绵城市等设计理念,逐步让固城湖恢复靓丽‘妆容’。”

其中,6座人工岛屿大多是就地取“材”,由湖中淤泥处理后堆积形成,同时新建湿地绿化面积21万平方米,栽植各类乔灌木2800余株。为了吸引更多“常住居民”,他们打造环湖近岸生态修复带,方便鸟儿栖息。他们还对穿湖而过的芜申航道进行重新设计,避开湖区取水口一级保护区,减少航线航道对固城湖水质及底泥的影响,由此将航道从五级提升至三级。

如今,固城湖通过退圩还湖生态工程不仅提高了流域、区域防洪能力,提升了区域农业灌溉及抗旱保灌能力,还织密了湖区绿色生态网络,冬日的固城湖更加静美。

责编:詹超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